内容简介 · · · · · ·
大考在即,一看书就犯困,丝毫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用打游戏来转移自己本该用于学习的注意力。
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既不愿意想办法解决,又在逃避中陷入深深的焦虑。
感情中遇到诸如伴侣出轨等情况,下意识地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想方设法寻找对方没有出轨的证据。
……
就像鸵鸟遇到危险时,下意识地把脑袋扎进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愿意去面对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用“转移注意力”“拖延”“否认”等方式去逃避。
然而,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逃避的心态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范畴。本书即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出发,妙趣横生地解释了我们总是在逃避的原因,帮助我们克服遇到问题就试图逃避的消极心态,...
大考在即,一看书就犯困,丝毫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用打游戏来转移自己本该用于学习的注意力。
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既不愿意想办法解决,又在逃避中陷入深深的焦虑。
感情中遇到诸如伴侣出轨等情况,下意识地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想方设法寻找对方没有出轨的证据。
……
就像鸵鸟遇到危险时,下意识地把脑袋扎进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愿意去面对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用“转移注意力”“拖延”“否认”等方式去逃避。
然而,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逃避的心态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范畴。本书即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出发,妙趣横生地解释了我们总是在逃避的原因,帮助我们克服遇到问题就试图逃避的消极心态,找到勇敢去面对的办法。
写给不知不觉就开启逃避模式的你!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的创作者
· · · · · ·
-
约瑟夫·布尔戈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美] 约瑟夫·布尔戈(Joseph Burgo)
精神分析师、临床心理学家,从事心理治疗三十多年,曾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组成协会的董事会成员、官员和讲师,是热门博客After Psychotherapy的作者。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今日美国(USA TODAY)、《魅力》杂志(Glamou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专家评论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的定期撰稿人。
目录 · · · · · ·
所谓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Chapter 1 可“他”向来缺少自知之明:那个不认识的自己
一只狐狸由于吃不到树上的葡萄,就用葡萄很酸这个理由来骗自己,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这就是“酸葡萄心理”。我们在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习惯性选择逃避。不敢面对事实真相的逃避行为,就是心理防御在发挥作用。
Chapter 2 只要活着就会受伤
人生在世,我们的心理需求无外乎安全感、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等几种。漫长的旅途中,外部世界的脚程可能有一百万步,而内心世界却只有区区一步,当我们勇敢迈出不逃避这一步时,就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伤害我们。
· · · · · · (更多)
所谓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Chapter 1 可“他”向来缺少自知之明:那个不认识的自己
一只狐狸由于吃不到树上的葡萄,就用葡萄很酸这个理由来骗自己,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这就是“酸葡萄心理”。我们在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习惯性选择逃避。不敢面对事实真相的逃避行为,就是心理防御在发挥作用。
Chapter 2 只要活着就会受伤
人生在世,我们的心理需求无外乎安全感、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等几种。漫长的旅途中,外部世界的脚程可能有一百万步,而内心世界却只有区区一步,当我们勇敢迈出不逃避这一步时,就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伤害我们。
Chapter 3 我们的情绪地图
亚里士多德的“情绪地图”里,包含极度不安与忧虑、感到沉闷的孤单、性挫败感、难挨的空虚感、强烈的愤怒、深深的失落和难过、满怀仇恨、感到羞愧或丢人、嫉恨、强烈的妒忌等。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之中,应该尝试面对和及时地跳出其中。
PART 2
10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消极且无用
Chapter 4 “鸵鸟心态”的本质:压抑与否认
鸵鸟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地把头埋入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到危险就安全了,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称为“鸵鸟心态”。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Chapter 5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转移与反向形成
大考在即,一看书就犯困,丝毫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用打游戏来转移自己本该用于学习的注意力。当我们选择用转移注意力来逃避痛苦时,那一刹那有多么地酣畅淋漓,事后就会有翻倍的痛苦和悔恨。
Chapter 6 非黑即白思维:分裂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曾说过:“一流的才智是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恰巧相反,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排除掉两种相反观点中的一个,在选定的那个里面寻求庇护。
Chapter 7 现在她在我心目中很完美,我不想破坏这份完美:理想化
理想是一种对完美、美好或卓越的标准,理想化是指将普通人提升到完美的状态。理想化为潜意识中感到绝望或不愿面对的困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答案”。有些人像嗜毒一样投入恋情,是将其作为了一种抗抑郁情绪的途径。他们与对方的结合无关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或亲密;渴求的仅仅是陷入恋爱的“嗨感”,将恋爱视作了逃避痛苦与抑郁的方式。而失恋将他们带回到希望治愈的感受中去。
Chapter 8 别到处说你的苦,没人愿听你的负能量:投射
“老板今天心情不好,有什么事千万别今天说!”当我们想释放掉自己的压力、痛苦情绪,对别人抱怨不迭,甚至攻击的时候,我们是想将自己的感情负担转移到对方身上,希望自己摆脱痛苦情绪。
Chapter 9 为避免痛苦,放弃所有开始:控制
“你考虑过再婚吗?”“我的妻子已经死了。”“所以才说考虑‘再婚’吗?”“我的妻子已死。”“好吧,你说的能称为一条极秒的哲理了!这样,你可以在余生不用认识任何人。”有时,为避开曾对我们造成痛苦的经历,我们就此选择避免去开始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像孤岛一般地生活。
Chapter 10 你相信的,只是你想让自己相信的:“思考”
“我就今晚吃这么一顿,不会对减肥造成什么影响。一顿不吃瘦不下来,就吃一顿也胖不起来。”我们总可以找到合乎逻辑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让整件事看起来完全合情合理,让自己不用对后果负一点责任。
Chapter 11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羞耻防御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人的胸前,另一只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能看见别人的缺点,自己的却瞧不见。
PAET 3
告别逃避的生活方式:如何解除无益的心理防御
Chapter 12 对生活要有正面“刚”的勇气
所有的可能总是从意识到什么是不可能开始的,只有当你充分了解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障碍以及特有的应对方式后,你才能开始成长。如此。才能发展出帮你更好管理自己情感生活的技巧和能力。
Chapter 13 压力面前,不逃避,去面对
一旦识别出了自己为逃避痛苦在运用的防御机制,你就在面对选择:是保持现状,还是改变?选择做出全新的尝试并坚持下去总是不容易,但拥有选择的能力本身就代表一种最珍贵的自由。
Chapter 14 我们终将活成内心无比强大的自己
理想的心理健康会关照并接纳人性的本质,而非极力地逃避或抗拒:你能接纳刚好的依赖,但更多的是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你能拥有很深的感受力,却不担心被其淹没,并相信这些情感会赋予生命与关系更多的意义;你虽然对自己并非百分百满意,可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来访者的问题主要在于抑郁,就尤其可能存在反向形成与置换结合的情况。虽然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抑郁,但有一种严重的糠郁是由深层的无意识愤怒引起的,这种侵犯性的感受对抑郁者来说,既是可怕的,也是不可接受的。例如有一个热衷于去教堂的人,他努力效仿基督的慈爱,但同时终生都在与“向内的愤怒”所致的抑郁做斗争。因为这样的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侵犯性,所以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反向形成一“好人”的身份认同。他们避免了对愤怒与增恨的觉知,但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置换与反向形成067 -
对于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简短的解释来自于英国的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 梅尔泽(Donald Meltzer)他说:“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我们内外一致性越高,对自我的判断也就会越准确,越能抵消落差感,心理也就越成熟,越健康,提升自尊,增强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的人也喜欢 · · · · ·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0 条 )
![](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231673766-2.jpg)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原来是心理防御在作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狐狸路过果园,看到熟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它馋坏了。可葡萄架太高了,狐狸发现,以自己的个头儿,根本不可能吃着葡萄。狐狸心想:这葡萄肯定特别酸,吃了肯定不舒服,还好我够不着。于是,狐狸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伊索寓言》中这则小故事,讲的正是我们熟悉的酸葡萄效应。在《... (展开)![](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40301791-4.jpg)
性侵者为什么天天嘴上却在宣扬女性主义?
![](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223655663-2.jpg)
你的喜怒无常皆因心理防御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44557179-4.jpg)
读了这本书,让我告别的负能量
论坛 · · · · ·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阅读笔记 ——你的防御机... | 来自阿狗阿猫 | 2019-11-04 13:57:1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8.1分 1949人读过
-
New Rise Press (2012)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尝试理解人类变化无常不可测心理相关小荐 (你的水兄弟)
- 心理学研究生的书架 (行简)
- kindle 2 (甜賽)
- Wowkie大书单 (招财晋宝)
- 个人目前认为值得反复啃读的100部书 (你的水兄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的评论:
feed: rss 2.0
24 有用 Sofie 2019-11-18 08:43:21
凤凰网读书:翻译太生硬
6 有用 mcpoet 2019-06-13 18:53:20
对我这个心理学入门汉来讲这是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缓解。。。中年危机的焦虑。对于产品经理来讲,这算是以毒攻毒了,了解人的防御机制,然后利用他,唉。。。
2 有用 WaNnaBe 2019-06-26 14:33:10
本书正文内容与封面标题风格完全不符。 正文列举了各类心理防御机制并给了一定的自测指引,最后一章集体给了调解方案。自助类书籍,但总感觉隔靴搔痒读不太进去。
3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10-20 23:23:02
微信读书借阅。三星半。精神分析立场上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析。洋溢着“你说的都对”的气质,很容易泛化走偏。。。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那些受压抑或否认的需求并不会真的消失,只是我们淡去了对它们的意识,潜意识里的需求依然会以隐秘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些醉心于工作,无暇顾及关系的人可能开始出现需要医疗的身体状况。压抑需要他人的意识的人经常选择从食物、酒精或药物中寻找慰藉。在成瘾人格中,你常... 微信读书借阅。三星半。精神分析立场上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析。洋溢着“你说的都对”的气质,很容易泛化走偏。。。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那些受压抑或否认的需求并不会真的消失,只是我们淡去了对它们的意识,潜意识里的需求依然会以隐秘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些醉心于工作,无暇顾及关系的人可能开始出现需要医疗的身体状况。压抑需要他人的意识的人经常选择从食物、酒精或药物中寻找慰藉。在成瘾人格中,你常会看到有些人对某种物质的偏好,那些东西他们能够买到,从理论上又可以控制得了,全然不似不可靠的人际关系。 (展开)
4 有用 greatabel 2019-05-03 00:18:23
#最容易欺骗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嗯,作者太神了,我娶妻就是这样:“他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工程师、律师、会计或者某领域的科学家,善于分析,同时对情绪有极强的控制力。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般在后来会娶一位极其情绪化,同时依赖性强的妻子。” 其实不光婚姻,我觉得人的一切关系不都是镜子吗:自身心理的一种投射和义肢的结合体,一方面反应自身一方面弥补自己缺失却不想承认的部分。 #这本书值得反复读,每月抽时间... #最容易欺骗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嗯,作者太神了,我娶妻就是这样:“他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工程师、律师、会计或者某领域的科学家,善于分析,同时对情绪有极强的控制力。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般在后来会娶一位极其情绪化,同时依赖性强的妻子。” 其实不光婚姻,我觉得人的一切关系不都是镜子吗:自身心理的一种投射和义肢的结合体,一方面反应自身一方面弥补自己缺失却不想承认的部分。 #这本书值得反复读,每月抽时间重读一遍 # 众生皆苦,非圣人的我们普通人,最多能做到伴随痛苦生活,灭苦要靠佛陀教授的修行之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