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译者: 赵克非
出版年: 2002-10
页数: 324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尤瑟纳尔文集
ISBN: 9787506016230
内容简介 · · · · · ·
在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但哈德良没有这种反叛精神,他与时代的关系是和谐的,拥有很大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就是时代的主人。
这部作品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苦炼的创作者 · · · · · ·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目录 · · · · · ·
1 大路
2 泽农的童年
3 夏日的消遣
4 德拉努特的节日
5 从布鲁日出发
6 公众舆论
7 死于芒斯特
8 科隆的菲格热家族
9 在因斯布鲁克的谈话
10 亨利-马克西米利安的一生
11 泽农的最后奔波
第二部分 定居
12 回布鲁日
13 深渊
14 修道院院长的病
15 肉欲的放荡
……
第三部分 监狱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十六岁了”,亨利-马克西米利安说。“再过十五年,看看我是不是有运气与亚历山大齐名。再过三十年,人们就会知道我是不是比得上死去的恺撒。难道我会在羊毛街上的店铺里,靠丈量布匹度过一生吗?要紧的是成为一个人。” “我二十岁了”,泽农在计算。“按最好的情况来估计,在这个脑袋变成死人头之前,我还有五十年时间可以用于求知。亨利兄弟,到普鲁塔克的书里去寻找你的野心和英雄吧。对我来说,要紧的是不仅仅成为一个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哦,亚当,我没有赋予你属于你自己的面孔和位置,也没有赋予你任何特别的天赋,以便由你自己去期望、获取和拥有你的面孔、你的位置和你的天赋。自然将另一些类别禁闭在由我订立的法令之内。然而,你不受任何界线的限制,我将你置于你自己的意志之手,你用它来确定自己。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央,以便让你更好地静观世间万物。我塑造的你既不属于天界,也不属于凡间,既非必死,也非永生,以便让你自己像一个好画家或者灵巧的雕塑家那样,自由地完成自己的形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部:漫游岁月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苦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苦炼"的人也喜欢 · · · · · ·
苦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 更多书评 7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三联书店 (2021)9.1分 2458人读过
-
Gallimard (1968)9.6分 20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2)9.4分 2287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1986)8.7分 5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 张永义 (大力麦)
- 国内出版的外国同志文学作品 (kafka)
- 诺贝尔文学奖遗漏了他们吗? (RMR)
- 我的电子书 (菲娅)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苦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河南 2014-02-24 09:17:11
对作者好奇,翻检之下,姑且取此尚可者为纪念。1.作者仍是写自传变形的一类。+其家族并无值得入传“真正的人”。2.成长小说亦有极劣者。如毕业时购《迈斯特》。3.此书好看,然意义似不如玫瑰之名。
9 有用 安提戈涅 2017-01-24 23:27:25
12年4月初读,17年1月24日夜,重读毕。在时隔五年的两次阅读体验中,《苦炼》始终是无法喜欢的作品。我能捕捉到的,虽然都是一度青睐的主题——怀疑论、充满汪洋恣肆感的火的象征、自己在前方等待自己的独立感,以及那种对性、婚姻乃至繁殖的蔑视。但是,尤瑟纳尔的笔触还是牵缠,宏论固然浩瀚慷慨,却似乎总与泽农脱节和分裂,仿佛一片星空漂浮在一个单薄的人物形象身上,不能“天人合一”。这种脱节感直到最后“探监”和... 12年4月初读,17年1月24日夜,重读毕。在时隔五年的两次阅读体验中,《苦炼》始终是无法喜欢的作品。我能捕捉到的,虽然都是一度青睐的主题——怀疑论、充满汪洋恣肆感的火的象征、自己在前方等待自己的独立感,以及那种对性、婚姻乃至繁殖的蔑视。但是,尤瑟纳尔的笔触还是牵缠,宏论固然浩瀚慷慨,却似乎总与泽农脱节和分裂,仿佛一片星空漂浮在一个单薄的人物形象身上,不能“天人合一”。这种脱节感直到最后“探监”和“末日”才达成和解,泽农也因此合理地变成了一个“不朽”的人。但无论如何,我喜欢尤瑟纳尔那种近乎冷漠的判断,对于人生的出路、人性的懦弱。实情也许就是:“我们对于人生的路和目的地,知道的也许还没有关于鸟类的迁徙多呢。” (展开)
0 有用 Alisa 2006-08-24 16:00:05
深刻,生动
0 有用 carpe diem 2012-03-30 06:44:45
压抑冷酷的历史感。不过这翻译。。。
1 有用 吕过- 2012-08-06 19:26:07
小飞知道你为什么不是公知,还老觉得自己傻逼吗?你没看完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