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与另一部黑人作家Ralph Ellison的The Invisable Man一起被认为是二战后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甚至在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家长和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
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与另一部黑人作家Ralph Ellison的The Invisable Man一起被认为是二战后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甚至在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家长和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严厉批评本书,把它看作洪水猛兽,说主人公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渎神”。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干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
十五岁时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从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一九三七年随父去维也纳,旋即又被他父亲送往波兰的比得哥煦去学做火腿,但他宰了两个月猪以后,又回到美国继续念书,先后进过三个学院,都没有毕业。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六年从军,经过一年多的反间谍需训练后,在1944年赴欧洲大陆做反间谍工作。一九四六年复员回到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里注定会不时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以为自身的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8页 -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也喜欢 · · · · · ·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45 条 )




-
御风飞行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译者在“译者前言”里写道:我国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因此看了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作对比,确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当然,如果有个别青少年分不清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界限,不珍惜祖国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竟也去盲目崇拜和模仿霍尔顿的思想、举止和言行,那自然是十分错误的了。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所警惕。 这段话看着十分...2011-09-12 08:12
译者在“译者前言”里写道:我国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因此看了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作对比,确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当然,如果有个别青少年分不清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界限,不珍惜祖国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竟也去盲目崇拜和模仿霍尔顿的思想、举止和言行,那自然是十分错误的了。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所警惕。 这段话看着十分虚伪兼恶心,但是一看后面此“译者前言”写于1982年,那个意识形态还十分浓厚的年代,也无可厚非了。以前我十分看不懂和不理解这本小说要表达的意思,而现在身处这个混乱虚伪加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竟然与塞林格笔下的小说异曲同工,自然引起了共鸣。 “我国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
广西的小朋友拿棺材当板凳!湘西的小朋友每天肚饿肚上学!而四川的8岁女童小孩悬崖背水……看看这位四川8岁悬崖背水的女童,党在哪里? “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
武汉88岁李大爷在菜场门口摔倒,围观者无人敢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死请问,我们有精神文明么? 《麦田的守望者》是一部可以让我们代入其中,而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的书。
回应 2011-09-12 08:12
-
我只要真正喝醉了酒,就会重新幻想起自己心窝里中了颗子弹的傻事来。酒吧里就我一个人心窝里中了颗子弹。我不住伸手到上装里面,捂着肚皮,不让血流得满地都是,我不愿意让人知道我已受了伤。 你不管做甚麼事,如果做的太好了,一不警惕,就會在無意中賣弄起來。那樣的話,你就不再那麼好了。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
2013-09-12 14:15 1人喜欢
我只要真正喝醉了酒,就会重新幻想起自己心窝里中了颗子弹的傻事来。酒吧里就我一个人心窝里中了颗子弹。我不住伸手到上装里面,捂着肚皮,不让血流得满地都是,我不愿意让人知道我已受了伤。 你不管做甚麼事,如果做的太好了,一不警惕,就會在無意中賣弄起來。那樣的話,你就不再那麼好了。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象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我并不是想告诉你,”他说,“只有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才能够对这世界作出伟大的贡献。这样说当然不对。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他们留给后世的记录比起那般光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人来,确实要宝贵得多。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清楚,他们通常还有热情把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底。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十有九个要比那种没有学问的思想家谦恭得多。学校教育还能给你带来别的好处。你受这种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脑子的尺寸,以及什么对它合适,什么对它不合适。过了一个时期,你就会心里有数,知道象你这样尺寸的头脑应该具有什么类型的思想。主要是,这可以让你节省不少时间,免得你去瞎试一些对你不合适、不贴切的思想。你惺僵就会知道你自己的正确尺寸,恰如其分地把你的头脑武装起来。 你这样骑马乱跑摔下来都是很可怕的,也许你不知道你已摔了下来,你就是一直得往下落,为什么呢?因为也许你一直在这话中寻找生活根本无法提供的东西,也或者你认为生活无法提供,所以你没有开始去找便停止了寻找”我们现在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嘛,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以致于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年轻人就是比较烦躁,追求速度却往往忽略了过程,无视循序渐进。
回应 2013-09-12 14:15 -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
2013-08-11 11:03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是因为这段话才购买的这本书。不管什么时候看都觉得很感动。 不像话的事情总是很美好。 By the way. 这本书的序言真是恶心到爆了。
回应 2013-08-11 11:03 -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句。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句了。 这本书的阅读感觉是痛苦的,虽然很多人将之奉为经典。但我不能因为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去喜欢它。所以,对该书的好感度最多是30%。 也不是说要评判书中主人公什么的。觉得每个人应该在少年时都有过困惑和彷徨,对着生活看不惯这些,看不惯那些。觉得世界虚伪的要命,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人都很差劲。也在心...
2013-08-11 10:23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句。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句了。 这本书的阅读感觉是痛苦的,虽然很多人将之奉为经典。但我不能因为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去喜欢它。所以,对该书的好感度最多是30%。 也不是说要评判书中主人公什么的。觉得每个人应该在少年时都有过困惑和彷徨,对着生活看不惯这些,看不惯那些。觉得世界虚伪的要命,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人都很差劲。也在心里觉得,不是遇到的人不可爱,只是世界的大环境让人不得不虚伪,带着面具生存。但是反观自己呢,也是这样的虚伪的活着。痛恨环境和自己,但却无能为力。所以就一天到晚的抱怨,但自己实在也没什么本事。 其实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了。真正没有开始过生活,在社会这座城池的大门外面徘徊着。主要就是恐惧了。有点像现在说的“懒、贱、穷”了。 面对生活,才会勇敢。生活的各种,在于心态了。老是抱怨的人,自己就是一无是处了。
回应 2013-08-11 10:23 -
跳芭蕾的爱丽丝 (一个丢失了锁骨的女孩)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2013-06-13 22:59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谁都要回归到主旋律上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追忆似水年华。 塞格林去了天堂,天堂的孩子们有翅膀,他再也不用做麦田里的守望者了。
回应 2013-06-13 22: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2 )
-
译林出版社 (2007)8.1分 106103人读过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51)8.7分 410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7)7.9分 104860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译林出版社 (2010)8.1分 19255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五星集中营 2009-03-24
|243:223|
0 有用 Yoo 2008-08-19
HY
0 有用 asdfghjwerymty 2009-12-05
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1 有用 哇咔咔咔咔咔 2014-02-26
抛开翻译不谈 我觉得这本书也就亨利米勒随便什么书一章的质量
0 有用 深井的红领巾 2011-10-03
抽空当很轻松就看掉了这本书。结束的时候最大的感触不是什么在麦田里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净土的崇高,而是觉得这样美好的正太不是给,真好。然后我就开始检讨,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太他妈的把自己以及我深陷的这个世界当回事儿了。
0 有用 Silence 2021-02-24
大学读的第一本英文小说
0 有用 马蹬 2021-02-19
我重要的阅读。
0 有用 whereismymind 2021-02-06
这书好像小学之前就在书架上了.82年老派翻译杀我🥲一直在想诸如“我揣摩”还有“阿克莱孩子”译回英文到底是啥
0 有用 明天是个好天气z 2021-01-20
读完后会有许多思考,可以从中明白很多东西
0 有用 两个小疯孩儿 2021-01-16
这本书很著名,我却有些get不到其中的点,读的云里雾里,是不是这是一本青春期文学,而我已经成年,书里的状态和我有差距,加上文化差异,导致我不觉得这本书很精彩,当然,再读一遍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