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鲲对《中国建筑史》的笔记(12)

中国建筑史
  • 书名: 中国建筑史
  • 作者: (日) 伊东忠太
  • 页数: 325
  •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1
  • 第3页
    我本人的研究方法是不限于以书画金石为本的古老中国方式,但又充分尊重书画金石,力求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因此我在此要讲述的建筑史,特别是在古代建筑史中常会见到一些书画金石的影子。
    引自 绪 言.
    2022-11-09 22:21:25 回应
  • 主编者序

    伊东忠太的六次来华考察

    1901年7月-8月:以紫禁城为重的北京考察

    1902年3月-1903年5月:考察京津冀晋豫秦蜀鄂湘云贵诸省市

    1905年 :东北地区考察

    1907年 : 考察苏皖浙赣四省

    1909年末1910年初:考察广东

    1920年:考察山东

    2022-11-09 22:28:32 回应
  • 第61页
    碑碣起源于何处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周代祭庙时,为系牺牲之用而在庙庭竖碑,葬仪之际,为下棺于墓穴而在穴之两侧竖碑,碑的上部开一圆洞,以棒穿洞,棒上结绳,以绳吊棺,传说这就是碑的起源,为常人所信。
    引自 第四节 汉
    2022-11-18 20:10:20 回应
  • 第67页
    汉代的装饰纹样比起周代有了显著进步。周代的纹样古朴而迟重,虽有异常的威力却缺乏流畅清秀。汉代纹样去掉了周代的迟重进而畅达,且又不失古朴,仅雄健之气尚存这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
    引自 第四节 汉
    2022-11-18 20:18:35 回应
  • 第71页
    位于宫城中心最壮丽的是乾阳殿。基高九尺,从底面到鸱尾高一百七十尺,十三间二十九架三陛,此规模比现存的号称中国第一大建筑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还要大很多。殿的东西有东上阁和西上阁,南有南阳门。殿北有大业门,再往北是大业殿。此殿虽比乾阳殿小,但雕工过之,大概是宫城里最美的建筑。乾阳殿东侧一带有文成殿,以东华门作其南门,西侧一带有武安殿,以西华门作其南门。乾阳门南面有永泰门,再往南有则天门,门外东西有朝集堂,更远之南面有端门,即宫城的正门。端门南面的黄道渠上架有三座黄道桥。渠南有洛水流淌,上架天津浮桥。桥长一百三十步,南北耸立四座重楼,各高百余尺。桥南又有重津桥,桥外百步处横着大堤,堤南即是天津街,街道终结处立有罗成门,这是都城的正门。门南二里有甘泉渠,此渠将洛水疏导向伊水,渠上架有通仙桥,桥的南北立有华表,其长四丈,高百余尺。此处向南可达龙门,从端门到龙门二十里。
    引自 第三章 后期.
    2022-11-18 20:25:27 回应
  • 第94页
    总之,龙门的六朝艺术性质与云冈艺术根本上属于同系,却比云冈明显规整,自西亚诸国传来的成分有所减少。如爱奥尼式柱头,科林斯式柱头,东罗马情趣的纹样等已见不到了。佛像上云冈初期的异国风貌也已淡化,几乎全部统一成了所谓的六朝形式。印度式手法也大经洗炼,中国固有的手法已鲜明地体现其中。概括言之,云冈更富西亚成分,而龙门更富印度成分。云冈有堂堂魁伟之风貌,龙门则具明敏巧慧之特征。云冈有令人倾倒之魅力,龙门有拯救人心之情味。以下举若干实例试说明龙门的建筑手法。
    引自 第三章 后期.
    2022-11-18 20:52:16 2人喜欢 回应
  • 第125页
    六朝艺术是在中国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加入西方诸国文化所酿成的。西方诸国的艺术大潮波涌东渐,覆盖了中国全土,又与中国固有的波浪结合形成了特殊波纹再向东进浸没了朝鲜,最终波及到了日本。 这个事实已为世间熟知,朝鲜的三国时代,日本的飞鸟时代,无数的遗物雄辩地讲述着这个故事。
    引自 六朝1.
    2022-11-18 22:14:57 回应
  • 第196页
    总而言之,在中国,木结构的塔本已十分奇特,而此八角五重塔有二百数十尺的高度,更堪称奇。而且,建筑年代为辽清宁二年的古物能够良好地得以保存更是难得,更何况还有那些运用自如、意匠洋溢的细部手法。这里与大同的大华严寺、善化寺一起,作为大同附近的辽金时代的三处遗迹会在建筑史上大放异彩。
    引自 第一篇 中国建筑史..
    2022-11-24 11:56:27 回应
  • 第240页
    (一)佛塔本自西域及印度传来,并非中国固有的建筑。因此是表现中国艺术与西域及印度固有艺术关系的极好遗物。 (二)佛塔的主要材料是砖石,不易损毁,从而得以保存住千年古式。在这一点上,几乎都耐不住千年朽废而失的殿堂无法相比。即使能够得到重修,塔身则因不必全部拆毁,所以在形式与手法方面大多不会遭到全盘抹杀。 (三)佛塔的形式变化极多,而殿堂却几乎是千篇一律,二者实难相提并论。殿堂倾向于墨守中国古代模式,而塔却是在自由自在地自我经营。
    引自 第一篇 中国建筑史..
    2022-11-24 12:40:48 回应
  • 第244页
    关野贞考察的韩国庆州附近唐风寺塔 佛国寺内的多宝塔(752年) 梁山郡通度寺内三重塔(643年) 庆州南郊芬皇寺内九重塔(643年) 梁山郡梵鱼寺的三重塔 陕川郡伽椰山海印寺的三重塔
    引自 第一篇 中国建筑史..
    2022-11-24 12:52:05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寒鲲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668条 )

湖南省博物館
1
屈家岭
12
楚国兴亡史
1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4
汉代西域行政制度与屯戍体制研究
7
平遥古城
2
泉州人在南洋
1
太和殿
4
玄奘与丝绸之路
3
朱雀
15
鉴真大师传
1
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
1
西汉南越国
6
泉州开元寺
2
潮州商帮
6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19
岭南园林艺术
1
敦煌石窟全集 第1卷
1
中国与重洋
15
地方故事与国家历史
23
敦煌通史
9
惠能大师传
4
印藏佛教史
4
潮汕文化三人谈
7
刹那
1
一片紫雲
1
北魏平城考古研究
12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
4
狞厉与肃穆
2
汉文与东亚世界
12
敦煌学概论
3
错位的复仇
4
嵇康之死
7
逆行的霸主
6
陶渊明传
7
应县木塔
3
中国皇家园林
1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8
不只中国木建筑
6
敦煌的光彩
1
文明
6
敦煌守护人
1
吴中博物馆导览
1
我遇关公
3
敦煌文化探微
1
翦商
12
麦积山石窟旧影
1
最早的帝国
6
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
13
中国名画绘本:千里江山
1
二重奏
13
古都洛阳
6
美术、神话与祭祀
6
器服物佩好无疆
10
图说犍陀罗文明
4
东汉的崩溃
6
漫长的余生
8
北燕史
7
希腊罗马神话
5
伟大的中国艺术家
5
无字史记
8
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
27
敦煌西汉金山国史
9
中国的海贼
1
游牧者的抉择
21
后燕史
5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13
南凉与西秦
13
犍陀罗
11
敦煌壁画五台山图
4
洛神赋图
6
梦里花落知多少
2
湖北出土文物精华
6
往古的滋味
2
后秦史
36
南凉与西秦
6
丝路视域下拜占庭、中介民族与中国关系研究
17
五台山寺庙壁画研究
8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28
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
7
刻在石头上的世界
6
丝绸之路大历史
10
旅行的艺术
18
敦煌山水画史
9
亚洲史概说
35
敦煌大历史
12
人间的巴蜀石窟
18
问彼嵩洛
18
空间的敦煌
14
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
12
敦煌考古大揭秘
13
良渚日历2022年
1
斯飞日历2018
1
凝动的音乐
4
凝动的音乐
9
佛教小百科
10
重走天山路
7
皮央·东嗄遗址考古报告
6
撒哈拉的故事
3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
13
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
6
劫掠丝绸之路
7
关羽
18
“山中”的六朝史
29
清代旅蒙商述略
14
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14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8
魏晋南北朝
22
大月氏
5
前秦史
13
荒野上的大师
13
梁思成与林徽因
5
敦煌
16
敦煌的故事
6
敦煌民族史
16
敦煌飞天
1
人类敦煌
1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4
热带雨林
1
罗布林卡-斯喜堆古殿壁画
1
东亚青铜潮
19
胡天汉月映西洋
27
改变历史的香料商人
9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9
成汉国史
11
瀚海天山
12
丝绸、香料与帝国
3
祥瑞
24
安西榆林窟
7
北魏政治地理研究
21
弃长安
16
云冈石窟的考古学研究
17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6
单于归来
7
江口望海潮
6
知中·竹林七贤
1
敦煌石窟
1
大国霸业的兴废
9
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中英对照)
1
梁思成 困惑的大匠
2
敦煌痛史
3
山西琉璃
1
长安与河北之间
4
古代中国内陆
5
图说中国绘画史
14
皇权旁的山西
8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7
说不尽的大槐树
4
立体的历史
1
敦煌學與五涼史論稿
3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11
2
失落的卫星
5
河南汉代画像砖
1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0
1
寺院与官府
10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8
1
解读虞弘墓
2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4
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
11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2:西魏
1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7
唐宋建筑转型与法式化
7
归义军史研究
1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1
1
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
9
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关系
8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7
唐代藩镇研究
9
敦煌学十八讲
1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4
中国石窟
3
中国石窟
1
中国石窟
1
曲阳白石造像研究
2
蓟县独乐寺
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5
中国石窟
1
何以良渚
7
史学方法导论
3
争霸西州
6
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
9
走向大唐
1
建筑的故事
1
水德配天
3
宣化辽墓壁画
1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1
神衹众相
9
林徽因建筑文萃
5
3
秦汉法律与社会
7
绝壁上的佛国
6
木骨禅心
3
史记的读法
1
敦煌
1
晋东南早期建筑专题研究
18
榆林窟艺术
4
六朝遗韵
2
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
1
山西古代寺观彩塑 辽金彩塑 第1册
3
壁上观
8
明帝国边防史
1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1
清西陵史话
1
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
5
大运河传
2
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
8
我们的中国
2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隋唐五代史
5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6
可汗的子孙与魏晋乱世
6
治乱兴亡
15
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
10
魏晋北朝陪都研究
2
大汉帝国在巴蜀
2
讲义三种
3
魏晋南北朝史发微
22
唐史十二讲
12
体国经野之道
25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9
文化商引领未来
6
三国史
6
外国法制史
1
北朝后期军阀政治研究
4
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
1
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17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49
六朝政治
87
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31
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5
祖宗之法
27
府兵制度考释
9
货币野史
5
送法下乡
17
说中国
3
隋唐五代史讲义
8
秦始皇的秘密
4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
三国小全史
1
楚亡
1
北狄族与中山国
2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
4
从平城到洛阳
14
上杉谦信
4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7
思考致富
35
重回王道
21
行动与世界体系
1
利维坦
1
中国文化史导论
1
观念史研究
1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1
法制與禮俗
1
论统一民法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
9
跑步,该怎么跑?
8
法律与宗教
22
法律哲学导论
2
法律与革命(第一卷)
2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29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82
第一律法 [卷一]
10
近代中国史纲
2
为权利而斗争
16
中国封建社会
5
明史讲义
5
古代法
52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2
法学导论
27
民法总论
2
赵国史稿
21
冰与火之歌·卷五·魔龙的狂舞(中)
4
见闻札记
2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2
读书指南
3
帝国的终结
1
自述五种
1
國史大綱(上下)
1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55
荀子
1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12
小王子
15
自由主义法学
12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1
沉思录
1
我山之石
3
冰与火之歌·卷三·冰雨的风暴(下)
15
冰与火之歌·卷三·冰雨的风暴(中)
11
冰与火之歌·卷三·冰雨的风暴(上)
12
读史阅世六十年
47
我是猫
7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53
德川家康(第十三部)
23
皇帝的饭局
19
红拂夜奔
31
德川家康(第十二部)
6
冰与火之歌(卷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