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ze对《每天都是小春日和》的笔记(1)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 书名: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 作者: [日]津端英子/[日]津端修一
  • 页数: 160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5
  • 全書
    “如今虽然物产富余了,但真正对身体好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我尽可能选择自然原生态的东西,
    引自 所以说,食材很重要 28
    修一先生将梯子搭在果树上,摘掉成熟的蜜柑扔下来;英子女士熟练地捡起来放进篮子。蜜柑绝不会砸到英子女士,夫妇二人配合十分默契。
    引自 夏蜜柑 36
    英子女士做的果酱鲜美醇厚,吃起来就像新鲜的水果一般。 春天的草莓,初夏的樱桃,以及盛夏的木莓、樱桃和夏蜜柑⋯⋯果实接二连三地成熟,每年这个时候,英子女士都忙得停不下来。 “做完这个马上就要做梅子果酱了。真的不能再慢吞吞了(笑)。”
    引自 水果酱 40
    津端家种着两棵品种不同的栗子树。起初只是两株细嫩的幼苗,如今已经亭亭如盖,栗子挂满枝头。 英子女士说,刚摘下来的栗子还不够甜,要先拿塑料袋把它们包起来在冰箱搁置一段时间。
    引自 栗 44
    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金黄的柚子就成熟了。像往年一样,夫妇二人齐心协力挑选好柚子摘下来。津端家收获的所有蔬果都不含农药,柚子皮也能安心食用。
    引自 柚子 45
    英子女士简直是待客方面的专家。就算有客人突然造访,她也毫不慌张。一边笑着说“哎呀,家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一边像魔术师般迅速地将各种美味点心摆上餐桌。 能够这样迅速,是因为家里常备着蕨根粉、寒天粉、淀粉等点心的素材。“比起吃外面买的东西,我还是更想让他们吃到自己在家的东西啊。”英子女对待客人就是这样热情又用心。 无论是挑选餐具还是装盘,英子女士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简单的点心饱含她对客人暖暖的心意。
    引自 简单的点心与热情待客 49
    所以,就算需要动手的部分完成了,也不意味着这道食品就做好了。往往是什么都不需要做的那段时间,才决定了食物的美味程度。
    引自 美味是时间酿出来的 54
    家里没有微波炉,要吃土豆,放进蒸笼里慢慢蒸熟就好了。 也没有高压锅,要吃红烧肉,用砂锅慢慢熬就行了。 “菜园里的活儿也不简单。播种、浇水、发芽、再浇水⋯⋯收获果实需要花大量时间。亲手种下的蔬果都是大自然的恩惠,不精心地让它们成为美味的料理,该多浪费啊。” 不管是菜园里的农活儿,还是烹任料理,都要耐着性子慢慢做。这也是英子女士不变的作风。
    引自 美味是时间酿出来的 54
    “修一现在吃不了太多,但我希望他吃的种类多点儿,这样一来,各种不同的口味混合起来,即使味道清淡,多少也会可口一点吧。”于是,津端家的早餐通常会准备大约十种小菜。担心修一先生总吃同样的东西会厌烦,英子女土还耐心地思考每天的食材搭配。 午餐是杂煮。三点钟下午茶,晚餐是煎鱼、烤鱼或其他肉类料理。 我晚上一般会先问修一想吃什么,做一些他想吃的。修一爱吃咖喱和西式煨汤,因为不能吃盐,晚饭基本就是番茄和咖喱的味道。每天最好能吃到‘像彩虹一样’五颜六色的食材,营养的均衡太重要了。”
    引自 修一先生的早餐 62
    爱吃面包的英子女士 "从很早之前开始就是,修一喜欢吃米饭,我喜欢吃面包。为了让我们都吃得开心,分别做两份也没关系。所以啊,家里的果酱都是我个人吃掉的!”
    引自 修一先生的早餐 62
    四十年前,夫妇二人搬到这里时,英子女士就有一个愿望——拥有自己的菜园。不断失败,又不断尝试,菜园终于有了现在的规模。每年种菜都要有一种“啊,再多钟一点就好了”的感觉,这样才会对明年的播种充满期待。
    引自 亲近梦想的菜园
    津端家北边有一片杂树林。一到春天,就会冒出许多新生的竹笋。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剩下的就留下来任由它长成竹子。吃多少留多少,还得是夫妇俩商量着决定。 修一先生说:“留下来的竹笋长成竹子,大概五六年后就能砍掉做栅栏了。”这片树林在夫妇二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馈赠。
    引自 杂树林的恩赐 76
    三点的下午茶,是放松身心的小憩时间。对于修一先生来说,薄饼或煎饼配上一壶茶,再享受不过了。有客人来访时,便用家里做的布丁、蛋糕,搭配两三种点心做成拼。一边品味红茶的芳香,一边度过悠闲的时光。 1烧一铁壶热水。“用铁壶烧出来的水,水质更软,而且会含一些铁。” 2茶杯等茶具都放在篮子里,再盖上防尘布。 3 Ginori:碎花茶杯和茶碟。“花子看了一定会喜欢的。” 4招待客人的手工点心,将几种不同的点心装成拼盘,是英子女士一贯的风格。
    引自 到喝茶的时间啦 78
    八十八岁时,修一先生终于再次回到怀念的塔希提岛。“特别开心的一趟旅途。但在回家的飞机上就开始想念留在家里的英子了。她一个人多孤单啊。”修一先生说。这次带给英子女士的礼物是一对香蕉树皮编织成的情侣帽子。
    引自 记忆中的味 115
    我不太能吃外面的东西,就只能自己做。虽然刚开始做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好吃(笑)。”
    引自 记忆中的味 115
    “花子在家的时候啊,经常被表扬,没被凶过。这真是一件好事儿,正是这样她才长成这样一个温柔善良的孩子。”
    引自 延续记忆中的味道 117
    用餐后,餐具堆放在厨房的水槽里。修一先生一边认真清洗一边说:“我把这些洗了,待会儿英子就能轻松点儿了。 晾衣服和收衣服都是修一先生的任务。“修一特别细心,每次都帮我把衣服晾得很平整,然后叠得整整齐齐。”
    引自 延续记忆中的味道 117
    英子女士说:“我小时候特别认生,只喜欢待在家里。”女校毕业后,英子女士上过东京的英文学校,但没留在那里工作,而是回到了半田。后来在一个驻军的美国人家里做了一年多的家政工作,据说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经历。 “我很喜欢做家务的。周末那家人办聚会,我就帮着做点儿吃的,还帮忙熨衣服、铺被子、打磨银器……都很新鲜。烤千层面和泡冰红茶都是那时候学会的。” 英子女士娘家经营着一家历史悠久的造酒坊,她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家里人便教育她身为女性要通情达理,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顶嘴。 “女人啊,是不能向男人抱怨的。这算是商人家的规矩吧,要把别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重要,与人交往不能只想着自己得好处。父母从小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所以为家人做点家务活儿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男女分工嘛,毕竟女人是要顾家的。” 和修一先生结婚后,英子女士凭着直觉,一件一件去尝试自己觉得该做的事。 “只要是我想做的,修一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只是告诉我‘要是不开心就别做了。’任我去做想做的事,这真的很难得,我很感谢他。还有从修一那儿拿来的钱是他辛辛苦苦挣来的,不能当是自己的。买食材肯定会有花销,但我还是很节俭。基本上没买过只给自己用的东西。”
    引自 家里少不了的女人 120
    炎炎夏日,端上一杯冰红茶招待客人再适合不过了。刚刚沏好、冒着热气的红茶倒入放了冰块的茶杯中,瞬间清凉可口,茶香四溢。
    引自 家里少不了的女人 120
    夏日的傍晚,在门廊摆上小炭炉,烤香甜可口的玉米。说起来,烤玉米可是修一先生的拿手绝活。 将玉米切段,盛到盘子里。刚烤好的玉米还有点烫手,但清甜香嫩的口感让人吃得停不下来。不ー会儿就被大家吃光了。 1坐落在高地的津端家可以眺望到高藏寺新城。风穿过窗户吹进屋来,好惬意。 2庭院里的杂树林、附近公园的花草树木一览无余。一年四季,窗外的美景都能让人放下烦恼,忘记疲惫。
    引自 家里少不了的女人 120
    菜园一角整齐地摆放着发酵混合肥料的容器。夏天将干枯的草叶树枝放进去。津端家的菜园从不使用化学肥料,这里发酵的堆肥就尤为重要。
    引自 有菜园和树林便能生活下去 128
    英子女士说:“自从搬到高藏寺、有了这块儿地,我就想,不存钱也没关系,地里总能有吃的。 “开垦菜园的过程真是漫长。现在的蔬菜比刚开垦那会儿长得好多了,杂树林也茂盛起来。每年都冒出许多竹笋,大量的落叶正好用来做堆肥,林间吹来的风也让人特别舒服。再也没有比这更奢侈的享受了,这些都是我们家不可或缺的宝贝。 “虽然这片菜园和树林不能带来经济收入,但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今后我也会好好利用这块土地,还想把它留给花子呢。”英子女士微笑着说。
    引自 有菜园和树林便能生活下去 128
    “修一他一定没操心过钱的事儿,一定!他以前可能都不知道家里的收支情况。刚结婚那会儿,有一次跟他提钱,他就不开心了。之后我就再也没跟他商量过这些。”英子女土坦然地说道。 “虽然我一直喜欢操持家务,但还真没给自己买过什么东西。今天穿的这件,还是女儿穿剩下的(笑)。修一花钱从来都是大手大脚,月工资只有四万日元的时候,他就敢毫不犹豫地花七十万买一艘帆船。起初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但后来渐渐觉得也没什么不对。这艘帆船给了我和孩子们很多很美好的回忆。” 英子女士自小在生活中就没怎么直接和钱打过交道。“五条短裤,三件内衣。正月家里人再给我买几件新的。除了校服,再有一两件自己的衣服就很好了。一说我家是开酒坊的,大家都以为我的生活一定很富裕。其实,家人还是很节俭的。可能是母亲对开销管得很严格吧。” 英子女士从小被家里人教育不要对男人的事指手划脚,婚后将娘家带过去的和服、宝石等嫁妆变卖,想方设法维持家计,总算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其实只要习惯就好。这个社会上流行的事儿,我们家一件都没做过。存钱、买保险什么的,一概没有,所以必须保持健康,不能生病啊(笑)。” 英子女士勤俭持家,小心谨慎地使用一切到手的东西。原本洁白的运动鞋每年冬天都穿,直到泛黄。修一先生记在心上,偷偷拜托女儿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新鞋送给英子女士当作圣礼物。 他们永远细心呵护着对方,让周围人无不感动。
    引自 白色运动鞋 147
    在孩子们情感最丰富的那段时间里,修一每个星期日都会带我们去港口。每逢连休或是暑假,还带我们去帆船巡游。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理所当然,修一没有特别说什么,但他用实际行动连起了家人之间的牵绊,表达着父亲对女儿们的爱。这些,我们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我必须努力地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引自 结语 158
    ※二〇一五年六月日,在本书编校之际,九十岁零六个月的修一先生在午睡时辞世,安然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衷心祷修一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幸福。 编辑部敬上
    引自 结语 158
    2021-09-01 19:28:05 回应

luze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10条 )

肆意生长
1
雨季不再来
1
倾城之恋
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
俗世奇人
1
儒林外史
1
乡村生活图景
1
思光華梵講詞
2
红书
1
古寺巡礼
2
从文自传
1
游隼
1
美学散步(彩图本)
1
心安即是家
1
巨匠与杰作
1
子恺书话
1
王赓武回忆录
1
德米安
1
鳄鱼街
1
约会
1
和风之心
2
云雀叫了一整天
1
不羁的风:张国荣亲笔图文随笔集
1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2015典藏版)
1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1
走到人生边上
1
空空如也
1
舒国治精选集
1
苏州古典园林
2
寻豆师:非洲咖啡指南
3
致D
1
寻豆师
1
啤酒的科学
1
顾城哲思录
2
走进生命的学问
2
音调未定的传统
1
朝圣者的碗钵
1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
1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1
加缪手记
1
宁波老建筑
1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1
擁抱之書
1
说扬州
1
茶与茶器
1
咖啡之道
1
西西诗集
1
村庄传
1
琉璃厂杂记
1
缓慢的归乡
1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
客乡
1
仙骨佛心
1
哲学·科学·常识
1
卡夫卡全集(全10卷)
1
文学回忆录
3
麦秋
1
私语书
1
威士忌品鉴大全
1
酒吧里的威士忌课
1
品鉴威士忌
1
威士忌赏味指南
1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1
威士忌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1
忧郁的热带
1
常识与通识
1
孤独是迷人的
1
中国情怀
1
死屋手记
1
苏轼集
1
大叔
1
谈艺录
1
天真的人类学家
1
吴哥之美
2
枕草子
1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1
晚清的士人与世相
1
昆虫记
2
浮城述梦人
1
中国石窟寺研究
1
苏菲的世界
1
呐喊·彷徨
1
轴心时代
1
风流不见使人愁
1
另一种乡愁(增订版)
1
繁花
1
沙耆的乡愁
1
世界咖啡地图
2
雅债
1
中国古代建筑史
1
新食货志
1
茶之路
1
白先勇说昆曲
1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1
建筑的意境
1
盖房记
1
给所有昨日的诗
1
万物静默如谜
1
说徐志摩
1
积存时间的生活
1
无知的游历
1
听闻
1
东钱湖古刹与名士
1
小窗幽记
1
顾随诗词讲记
1
skmt:坂本龙一是谁
1
流水似的走马
2
日本的佛教与神祇信仰
1
伍尔夫读书随笔
1
木心遗稿
1
季风吹拂的土地
2
目送
1
额尔古纳河右岸
1
四明谈助(上下)
1
茶叶帝国
1
素履之往
1
故乡的野菜
1
宁波老俗
1
甬城街巷
5
天童道上
1
围城
1
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1
宁波文化丛书 第二辑 四明首镇:鄞江历史文化溯源
1
诺阿诺阿——高更塔希提岛手记
1
美学散步
1
人性中的善与恶
1
宁波钩沉
1
寻豆师
1
鼓楼钟声-宁波城的生命印记
1
宁波文化丛书第二辑 钱湖烟雨:山水城市的栖居理想
1
北宋宁波文化史
1
宁波通史(共5册)
1
中国戏剧史
1
宁波文化丛书第二辑 千年郡庙:宁波城隍庙的前世今生
1
天赐慈城
1
印度记
2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1
住宅读本
1
花与童
2
宁波老墙门
1
东南园墅
1
书香月湖:江南士人的精神构建与历史流变
3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2
追忆似水年华
3
蜀道难
1
顾城哲思录
2
一人食
2
重走
4
把自己作为方法
1
清贫思想
1
小王子
3
书头篇尾
2
屋檐听雨
1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1
永远的小春日和之人生无悔
1
刺猬的优雅
2
走进建筑师的家
2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卷
10
遵生八笺
2
徒然草·方丈记
3
一片叶子下生活
2
建水记
1
英国病人
4
秋野拾零
1
风雅南塘
16
造房子
1
鄞州人文读本
6
乡间四季厨房
1
即兴判断
1
爱默生家的恶客
1
巴珑
1
温莎墓园日记
1
哥伦比亚的倒影
2
哥伦比亚的倒影
1
古罗马的荣光(地中海沿岸地区)/寻找生活环球风格阅览
1
恩主
1
民国北京城
1
谈美 文艺心理学
1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2
一半儿温馨一半儿冷
1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1
梵高手稿
1
草原狼导师
1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1
塔莎的世界
2
塔莎的花园
1
虚土
1
赤木家的食器柜
1
献给生活中的每一场小聚会
1
塔莎奶奶的四季食谱
1
巴黎咖啡馆史话
1
穷中谈吃
1
卡夫卡全集
1
Lens·目客001:花朵与我
1
世界咖啡学
1
这些人,那些事
1
流浪集
2
理想的下午
1
朱生豪情书全集
1
远方的邀请:泰戈尔游记选
1
河上一周
1
山中最后一季
1
神性的温柔
1
纪德游记
1
爱与黑暗的故事
1
咖啡赏味志
1
听杨绛谈往事
1
美国印象派作品/美国艺术书系
1
印象派绘画史(全二册)
1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2
走进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
4
欧洲绘画史
1
西方绘画这棵树
1
西方100名画之旅
1
我们的家·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农庄
1
诺阿·诺阿
1
许鞍华说许鞍华
1
老师的提包
1
宁波旧影
1
悲剧心理学(中英文)
1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1
家庭日记 森友治家的故事2
1
家庭日记
1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1
布瓜的世界
1
情人
1
上学记
1
在新疆
1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1
妈妈的柴火灶
1
去趟民国
1
半间灶披间
1
台湾味道
1
旧时光的味道
1
托斯卡纳乡村生活
1
小津
1
隔壁女子
1
老味道
1
孤岛集
1
清俗纪闻
1
老人情
1
京都一年(修订版)
1
人与土地(增补本)
1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
忘言书
1
红楼梦
1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1
周作人散文
1
远行
1
荒原狼
1
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2
对中国的乡愁
1
石川啄木诗歌集
1
爱的流放地
1
京都思路
1
Lonely Planet:泰国(2013年全新版)
1
用自己的節奏過生活
8
沈从文家书
1
生命之书
1
雨林精灵
1
失败之书
1
草言草语
6
最好的时光
4
月亮和六便士
2
雪洞
1
山中最后一季
1
红书
1
佐贺的超级阿嬷
1
解放孩子的潜能
1
一个人的村庄
1
出發點
1
瓦尔登湖
1
世间的盐
1
原来你非不快乐
1
纳兰词
1
蒙马特遗书
1
城门开
1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1
忧郁的热带
1
遇见一些人,流泪
1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1
守望灯塔
1
琼美卡随想录
1
十一种孤独
1
祖与占
1
培根随笔
1
历史的细节
1
1Q84 BOOK 1
1
暴风雨使我安睡
1
顾城文选·卷一:别有天地
1
不去吃会死
1
老麦咖啡馆
1
毛姆读书随笔
1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1
时间的针脚
1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1
徒然草
2
我们仨
1
蜗牛食堂
1
寻路中国
1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5
半生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