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黄对《中国在梁庄》的笔记(11)

明亮的黄
明亮的黄 (表达是抑郁的对立面。)

读过 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
  • 书名: 中国在梁庄
  • 作者: 梁鸿
  • 页数: 336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11
  • 前言

    1、

    海登·怀特在谈到历史学家所陈述的“事实”时认为,历史学家必须认识“事实”的“虚构性”,所谓的“事实”是由论者先验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2、

    你必须要进行语言的“编码”,要把许多毫无联系的、没有生机的材料变成故事,要经过隐喻才能呈现给大家。这一“隐喻”过程本身已经决定,你的叙事只能是文学的,或类似于文学,而非彻底的“真实”。

    3、

    (乡村)它又的确是千疮百孔的。……整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又确实集中在农民及乡村那里。……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范式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赝品。

    4、

    我也深知,我这种试图以相对冷静、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的方式,也是一种温良的立场,它显示出一个思考者的早衰与某种同化。因为学术,及学术式的思辨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已被置换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存在。

    5、

    我宁愿是一个怀疑者,以自己有限的眼睛和知识去亲历某些东西。我害怕我的判断蕴含着某种偏见,而这种偏见总是以真理的面目出现。

    6、

    与其说这是一部乡村调查的话,毋宁说是一个归乡者对故乡的再次进入,不是一个启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亲人们的精神与心灵。它是一种展示,而非判断或结论。困惑,犹疑,欣喜,伤感交织在一起,因为我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难以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衡量。

    7、

    或许,我所做的只能是一个文学者的纪实,只是替“故乡”,替“我故乡的亲人”立一个小传。因为,很快,我所熟悉的这一切,都将消亡。同时,故乡只是对于成人或时代而言,对于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我所谓的“现在”,我所谓的“丧失”正是他们的故乡。

    2017-05-31 07:15:56 回应
  • 第一章

    1、

    “羞辱大地就是羞辱人类的精神。”

    2、

    面对这样热闹的情景,儿子有点吃惊、害怕,赖在我身上,不肯下来。在城市生活的当代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热闹的大家族场景。

    3、

    村庄掩映在路边的树木里,安静朴素,仿佛永恒。但是,我知道,这只是我的回忆而已。永恒的村庄一旦被还原到现实中,就变得千疮百孔,就像这宽阔的高速公路。它横贯于原野之中,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现代化已经到达乡村的门口。

    4、

    现在,沿着新的公路,吴镇形成了新的集市中心和贸易中心,一排排崭新的房屋矗立在道路两旁,全是尖顶的、欧式的建筑,很现代,但也显得不伦不类。镇子原来的主街道被周边新兴的街道和新建的房屋包围,变得破败不堪,荒凉异常。虽然原来的房屋、商店都还在,甚至,连店主都没变,但是,由于整体方位的变化和房屋的破旧,他们的存在也给人以奇异的陌生感和错位感。我始终无法适应这一错位,每次走在路上,都有强烈的异乡异地之感。

    5、

    如今,如果不是有家人,有老屋,有亲人的坟,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曾经生活了二十几年的村庄。走在路上,我总是有“迷失”的感觉,没有归属感,没有记忆感。 6、

    母亲的墓地,也是村庄的公墓,在村庄后面的河坡上。远远望去,是一片苍茫雾气,开阔,安静,有一种永恒之生命与永恒之自然的感觉。每次来到这里,心头涌上的不是悲伤,却是平静与温馨,是一种回家的心情。回到生命的源头,那里有母亲,而那里也将是自己最后的归宿。

    7、

    看着坟头的草,鞭炮的碎屑,回想母亲的一生和我们的艰难岁月,家庭的概念、亲情的意义总是在瞬间闪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维系、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生命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成功、失败又有什么意义呢?

    8、

    我从小天然地讨厌假大空,不喜欢敲钟上地磨洋工。那时候提倡深挖地,西坡挖“幸福渠”,找幸福,实际上挖个干沟。凭着臆想,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行动。标准是唯心主义。锅碗瓢都烧了,铁也叫矿石吃了,连铁的影子都没有。

    9、

    有时候,习俗是与贫穷相关的。

    10、

    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11、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生命体,一个有机的网络,每个家庭的运动看似不相关联,但却充满张力和布局。费孝通认为乡村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因此,在一个村庄里面,大家族的人总能够通过各个层面的亲属关系推出较大的势力空间。那些小姓,或独姓,因为缺乏基本的私人联系,也很少有机会通过婚嫁这一渠道进入大姓的亲属范畴中,很难推出大的波纹,难以进入村庄的内部空间获得认同。也因此,他们的言、行、道德总是被另眼相待,正如费孝通所言,在乡土社会这个亲密社会中,他们是村庄的“陌生人”,“来历不明,形迹可疑”。

    12、

    对于他们来讲,日常生活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柴米油盐,吃喝玩乐,好像没什么大的追求,但一旦出现某种契机,他们很愿意去思考,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试图进入这一境界之中。只是生活很少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13、

    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梁庄人大规模地出去打工,早年主要集中在北京和西安。北京的多在工厂做工人、保安,或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有一段时间聚集在北京火车站倒票;在西安的多是在火车站周围拉三轮车,都是以家族为中心,相互传带。……

    14、

    他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哪怕在那里只是一个拉三轮的。但很显然,他终究是要回来的。

    15、

    “人去楼空”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象。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都在家盖有新房,并且,也是为挣到盖房的钱或为子女挣得学费而奔向城市去的。他们并不以为自己能在城市扎根、养老(也许是他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像样的房子,然后在本地找个合适的生意做。

    16、

    夫妻分离,父母与孩子分离,是一个家庭最正常的生存状态。即使夫妻两人同到一个城市打工,也很少能够同吃同住的,他们在不同的工厂、建筑工地干活,吃住在厂里,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

    17、

    改革开放以后,到城里打工为家庭打开了新的挣钱门路,不管在城里干什么活,每年都能拿回家一些钱,供人情世故开销和日常开支。因为种地要交税,还要在麦忙秋收时回来,许多家庭干脆把地租给同村的人,条件就是租户替自己交税,每年再给自己两百斤麦子。这也为留在村庄里面的家庭多提供了一项营生,即租地,麦季收入只够交税和给户主的那一部分,秋天那一季算是获利。

    18、

    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越来越淡,剩下的只有利益关系。

    19、

    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锈着;与此同时,人也越来越少,晃动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整个村庄被房前屋后的荒草、废墟统治,显示着它内在的荒凉、颓败与疲惫。就内部结构而言,村庄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或者,它的生命,如果它曾经有过的话,已经到了老年,正在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活力。

    2017-05-31 07:30:10 回应
  • 第二章

    1、

    打开老屋的门,灰尘扑簌簌地往下掉。站在堂屋的中间,看着一件件熟悉而陌生的物品,百感交集。靠后墙,是一个泥糊的长条几,上面摆放着许多东西,中间放着毛主席像,配在两旁的是挂在墙上的对联,两边是放有家庭照片的镜框。条几下面是一个个小格子,里面可以放各种物品。条几前面是一张方方正正的大桌子,春节时摆放供品,平时会放一些杂物,也是我们写作业的地方。

    2、

    那“哗啦啦”枣子落地蹦跳的声音,那满筐红色的、饱满的枣子,让人无限喜悦、满足和幸福。

    3、

    至少十五家离开他们原来的生活场地、原来的聚集场地,开始了另外的生活。我和父亲在村庄里走了一圈,至少有四处这样的大片废墟,估计共有六十户。

    这些废墟,和公路两旁高大、现代的建筑,是一个村庄吗?在煌煌的烈日之下,在知了不间断的噪鸣声中,我似乎有些迷惑了。我所回忆的村庄,和现实的村庄,虽然地理位置没变,但其精神的存在依据却变了。蓬勃的中国新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废墟中,建构它的新躯体和新形象。

    4、

    毫无疑问,村庄的内部结构已经坍塌,那是以一个家族为中心的聚集地。这些废墟,都是梁姓的几门,早年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圆心,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逐步扩大。宅基地的划分,也是依据家族的远近、人口的多少来进行分配。一个梁姓,既是一个宗族、血缘场域,也是一个生活、文化场域。大年初一的时候,每家都会做一锅大烩菜,依照辈分的高低,依次相互交换,最后,每一家锅里都是一整个姓氏的饭。然后,大年第一天的早饭才开始吃。这一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如此,老一辈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然而,有一个意思是肯定的,即,要让这一大家族团结一心,不分你我。有许多吵架不说话的同族人,如果愿意和解的话,这也是最好的、不尴尬的和解时刻。

    5、

    村落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化。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在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着博弈,他们力量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村庄,不再具有文化上的凝聚力,它只是一盘散沙,偶尔流落在一起,也会很快分开,不具有实际的文化功能。

    6、

    寂寞、荒凉、矛盾,没有生命力、没有情感,这就是“故乡”的基本形态。

    第一代打工者还愿意在村庄盖房子,因为那是他的家,在这里,显示自己的财富是确定自我价值的象征。但是,第二代呢?更年轻一代的乡村青年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淡薄,他们在家乡待的时间很短,往往初中毕业或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对未来的渴望更为开放,也正因为此,他们的命运与处境更为尴尬。他们又将在哪里扎根呢?十几岁就离开家乡,在城市打工,但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城市不是自己的家;而乡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遥远的、没有情感的事物,也没有归属感。新一代农民工这种双重的精神失落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它该怎样弥补、改变,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课题。

    7、

    “到二〇〇四年的时候,砖厂才彻底停下来,不是上面查得严,也不是韩家河娃发善心,是实在没啥可挖了。这一百多亩地长短是彻底毁了。现在,人们也不用土砖了,用的是石灰砖,从河里挖沙,用石子弄成混凝砖。村里地是不挖了,改挖河了。你也看见了,河成啥样了。”

    8、

    在模糊的记忆中,是汉玲嫂子和清军妈的对话。虽然并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但从她们掩着嘴笑、红着脸的神情,也隐约明白,她们说的是那种话,因此,也总是快快逃走,这是小女孩儿的一种本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震惊,清军妈是木讷、老实的人,在家也不怎么说话,出去更是那种畏缩、害怕的农村妇女,但是,当她们说着夫妻间的笑话,那飞扬的、羞涩的、暧昧的神情,有一种女人的美,有说不出的情趣。然而,有谁看到,又理解了她的情趣呢?即使那个有着某种震惊的女孩子,也是这么多年后才突然有些明白。

    9、

    必须承认,当有回忆加入的时候,当岁月、时间一起来塑造我的回忆时,我有“溢美”的嫌疑。但是,如果你看到今天我的村庄的坑塘,你就明白,这种“溢美”是因为它今天的“死亡”。彻底的“死亡”,毫无拯救的可能。

    10、

    黑色的淤流,黑色的死亡,黑色的气味,让人莫名地害怕。而在它的周边,前边、左边、后边,是一座座新房。我的族人在这里打水,呼吸,吃饭,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11、

    从我村庄后面长长的河坡走下去,是大片大片浓密的树林。林子里有养鹿场,有一个小湖洼,湖上还有成双成对的野鸭。一下雨,整个河坡青翠、深绿。少年时代,这条河陪伴我度过了孤单而又悲伤的初恋。我逃学,一个人,在河里游荡,采那树林里一片片紫色的紫汀花;下雨天,我不打伞,赤脚走在河坡的草地上,踩那小水洼里青青的草,洁净透彻的水、细细柔软的草,让人心疼;我躺在那秋天变为金黄的蚂蚁草上,宽厚,踏实;我在草地上翻滚,呼吸,静默,望着西天火红的云彩,我想象那是一匹马,带我奔向遥远的地方。

    12、

    河流,一个国家的生态命脉,一个民族未来的保障,但是,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却把它提前终结了。我们生活在干涸、散发着臭味、充满诡异气息的河岸两旁,怀着一种绝望、暗淡和说不出的恐惧。如果这一切再不改变,大灾难要来了。或者,其实已经来了。

    2017-05-31 09:23:59 1人喜欢 回应
  • 第三章

    1、

    “现在虽然出门打工致富,但是小孩教育成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更低,年轻娃儿们都出门跑,不管自己娃们,爷奶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那数学题谁啥门儿。再好的社会都有一定的弊病。这就是一个弊病。”

    2、

    “你不敢想,算算现在的失学率,比八十年代那时候要高得多。现代化是现代化了,教育程度反而下降了。初中以后辍学率非常高,学生是百分百不想上,也上不进去,升学最大的障碍是网络游戏。家长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管,哪儿管得住。”

    3、

    “留守儿童的毛病在于隔代管教,溺爱多。随着生活的富有,孩儿父母都留有生活费,小花钱儿也把小学生的习惯弄坏。……上高中了,天天逃学,上网、打游戏,要么就是在家里看碟。爷爷奶奶气哩浑身抖,他反过来骂爷爷奶奶。个个家里放有一二百张碟,大人要是不在家,小孩能看上一天碟。”

    4、

    也许村庄的真正破败并不在那些内部的废墟,这学校的破败、荒凉才让人感觉到了这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 ……如果从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它又不仅是一所小学去留的问题。对于梁庄村而言,随着小学的破败,一种颓废、失落与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在许多时候,它是无形的,但最终却以有形的东西向我们展示它强大的破坏力。

    5、

    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呢?农民?农民工?好像有点不太合适。说是城市工作人员?白领?又完全不对。他们处于这样的模糊地带,不愿意回农村,但城市又没有真正收容他们,因为他们并没有收入足够多的工作。他们不需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他们只能在城市的边缘挣扎。

    6、

    如果一所小学的消失是一种必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重新把这已经涣散的村庄精神再凝聚起来?能够重新找回那激动过人心的对教育、文化的崇高感与求知的信心?

    2017-06-01 00:53:09 回应
  • 第四章

    1、

    “现在想想,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不是想保持这点理想,我能过得这么差?我能嫁给老三这样的窝囊废?要是嫁给我哥那样的人就好了。”

    2、

    生活没有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的理想、她的浪漫都变成了缺点,成了阻碍她更好生活的绊脚石。

    3、

    对于乡村人来说,没什么事儿,不年不节,又不是春忙秋种,回家一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绝对是浪费钱。而情感的交流与表达,更是难以说出口的事情,他们已经训练出一套“压抑”自我的本领。性的问题,身体的问题,那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事情。

    4、

    改革开放后,“劳务输出”一词成为决定地方经济的重要指标,因为出门打工农民才能挣到钱,才能拉动地方经济。但是,这背后有多少悲欢离合、有多少被消磨殆尽的生命并没有纳入考虑范围。男子离开家乡,一年回去一次,至多两次,加起来不会超过一个月。他们都正值青春或壮年,也是身体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但是,却长期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状态。即使夫妻同在一个城市打工,也很少有条件住在一起,因为建筑工地、厂家并没有义务给他们提供住宿,他们的收入很难租得起房,往往都是各自住在厂家,至于周末怎么相聚,怎么进行性生活,则是难以想象的黑暗问题。即使这样,能在一个城市、经常会会面已经是很幸运的了。由于性的被压抑,乡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乡村道德观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农民工通过自慰或嫖娼解决身体的需求,有的干脆在打工地另组临时小家庭,它们产生了性病、重婚、私生子等多重社会问题;留在乡村的女性大多自我压抑,花痴、外遇、乱伦、同性恋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为乡村黑暗势力提供了土壤,有些地痞流氓借此机会大肆骚扰女性,并且往往能够成功;有的村干部拥有“三妻四妾”,妇女们为其争风吃醋,衍生出很多刑事案件。 5、

    “性”问题的被忽略,显示出社会对农民的深层歧视。我们的政府、媒体,包括知识分子,在探讨农民工问题时,更多地谈及他们的待遇问题,很少涉足他们的“性”问题。仿佛让他们多挣到钱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仿佛如果待遇好些,他们的性问题就可以自觉忽略不计。可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就没有权利过一种既能挣到钱,又能夫妻团聚的生活吗?

    6、

    “几次火并后,结果是,我用钱打点轻描淡写处理了。因为没有法律意识,我妹夫付出了沉重代价,坐了八个月的牢。我花了几万,坐了两个半月。我弟弟坐了八年。当时这件事轰动了阳县,也奠定了我在那一片的地位。我现在在阳县,无论什么事,只要我到位,都会买我三分账。”

    7、

    走在乡村公路上,倾听着高高低低庄稼的呼吸声,仿佛整个大地都有起伏的呼吸声,一种宽广而又充沛的生命之感。夜的晚,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夜空越显得幽静,高高低低的庄稼神秘而富于呼吸,仿佛在与你一块儿行走。

    2017-06-01 10:14:31 回应
  • 第五章

    1、

    很明显,他们所说的昆生与我所看到的昆生不是一个人,或者,不是一个观察体系中的人,他们是用另外的眼光来看昆生的。他真的是卖掉闺女了吗?我想,也许是闺女的婆家给了一点钱,而这一笔钱对于昆生这样的人来说,是不应该拥有的,他应该赤贫,应该一无所有,才配让人们给予同情的目光。而喝醉酒,对于这样一个享受着政府补贴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败类的形象。

    我猛然惊醒,在乡村,像昆生这样的人,已经被排除在正常的道德体系和生存体系之外。他们的存在并非是一个村庄不人道的象征,相反,因为他们的与世隔绝,因为他们的愚笨、怪异,他们已经成为村庄的道德污点,成为被嘲笑和被拒斥的“异类”,根本不配享受关爱和帮助。在我们的文化里面,“生命”本身、“人”本身并不值钱,除非你在文化系统之内找到价值的对应,才被赋予尊重和肯定。因此,当你自逐于群体,越来越孤绝,你也就被驱除出文化系统之外,成为不值得尊敬和不值得帮助的“废弃物”。在骨子里,民众也不认为这种人应该得到这样周到的帮助,更多是出于制度的完善才去做的。

    2、

    故乡的人世世代代面对种种困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切在他们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情,总会过去的。 3、

    回想起来,北方的村庄,最不堪的往往是厕所。每家房子的侧墙旁边都是一个天然的厕所,比较富裕和讲究的人家如清道哥这样才挖一个坑池。一般人家很少有意识,就是在侧墙的地上随便大小便,然后等着自然风干。童年少年最惨痛的记忆莫过于下雨天,侧墙的地到处软乎乎的,都是粪便,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脚尖踮着往里面走,总会踩上各式“炸弹”。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到家里有人结婚,或发生重大事件才会改变。而那些临着村中路边的家庭,低矮的、胡乱搭起的围墙与房子侧墙之间的那个空间就是一个厕所。行人往往可以看到蹲厕人的头部,隔墙说话是常有的事。而最尴尬的莫过于辈分有别的人路过,因为站起来提裤子是要被路边的人看到赤白身体的。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少女来说,那种尴尬更是让人终生难忘。

    必须承认,一个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无法面对这样的厕所。城乡之间无法避免的差距,尤其是这种生活细部的差距也会导致离散的发生。

    4、

    因为来了客人,大儿媳和二儿媳就也来帮忙,很自然地分工,一个洗菜,刷碗,照顾灶台,另一个负责上菜,端盘子,负责酒桌与厨房的传递工作。她们基本上不和我们说话,目光对接的时候,也只是很快就闪过去,很少有表情。乡村女性的情绪在外人面前是不大显露的,包裹得很严,偶然来到的客人很难窥探到她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更找不出矛盾所在。实际上,一旦有矛盾,即使是最善良的女性,也会马上翻脸,毫不留情地吵架。而需要共同露面的时候,她们也会暂时共同出场,保持和谐的表象。 5、

    如果你出生在农村,又生长在农村,你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中,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午饭大槐树下的饭场中,在茶馆闲聚的喝茶者中,甚至在上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幽默、智慧无所不在。那不时爆发的、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为沉默的村庄增添着一份份生机和活力。

    2017-06-02 09:15:25 回应
  • 第六章

    1、

    吃过早饭,在父亲一连声的催促中,我们开始了谈话。一个月下来,他对我的访谈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断指点我该去和谁谈话,和谁聊天,并追问我最终的思考方向。我让他谈谈他的政治斗争史,那也是一部村庄的政治斗争历史。

    2、

    “你说政治是啥。我这一生,没有当过官,政治却处处找到我。”

    3、

    父亲始终不承认,也不认为他的这些行为有什么不对。但如果脱开“父亲”的身份来看父亲,我清楚地看到,也正是父亲这样对“政治”充满热情的人,那些乡村的“刺儿头”、“事烦儿”、“管闲事”的人,维护着乡村道德与正义的均衡。他们扮演的通常是乡村知识分子的角色,有一些见识,对权力、对欺上压下有一种天然的不满,自觉地打抱不平,拔刀相助。 4、

    ,农民非但没有成为主人,反而成为民众认知中负担、黑暗、落后的代名词,是现代性的负面和现代化改革的主要阻力。乡村人口的超高流动性是民主政治无法推行的重要原因,家庭的主要成员长年不在家,对村庄、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出门挣钱是第一要义,至于土地,它不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不再是“命根子”。无论政府怎么折腾,无非就是要税或不要税,多要税或是少要税,不足以形成一种巨大的牵制力和回望力。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单位,村庄并没有生产能力、没有建设项目,也没有凝聚力吸引它的成员,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5、

    村支书虽然因乡党委书记的阻止而及时改变自己的话语倾向性,但却并不是绝对的唯唯诺诺,有一种隐约的平等在里面。

    6、

    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村支书一级是非常模糊的政治身份,他不属于国家干部,可以随时变回农民,但是,他又承担着落实国家政策的重大责任。“村支书算不上是个‘官’,却是个一方大事小事都会有人找的‘大人物’。”村支书虽然仰赖乡党委书记才能干这一职位,但是,他真不想干了,后者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对于乡党委书记而言,他虽然能决定村支书的去留,但却并没有绝对的权威,因为村支书并不能因他而升职。要想让村支书比较听话,下力气去执行命令,还得依靠另外的东西,即民间场域里的一些文化方式和某些利益方面的许诺。这种民间约束力应该说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一方不能达到另一方的要求,即有可能失效,并产生变数。

    7、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的村支书不好干也是个实际情况,上面要通过他来完成政治、经济任务,农民有怨气、有问题也要找他来解决,若非有一定的手腕与势力,或依靠宗族势力,是很难有效完成这个任务的。“上面纵有千条线,下面也要靠村支书一根针。”

    8、

    我认为,城市化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就业、收入方式的城市化才叫城市化。……如果城里人所能享受的现代文明成果,农民能享受到,并且按照新的组织理念,靠专业合作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城市化。

    9、

    乡村文化、村庄生活场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

    10、

    文化就是习惯,文化具有一种固化效应,有一种锁定功能。把习惯、习俗哲学化,就是宗教,把习惯伦理化、抽象化、虚化,就带来宗教、艺术、文学。人与人之间的习惯固化之后就是文化。越凝固的地方排他性越强。

    11、

    文化像一个橡皮墙,用刀子戳才能戳破,用石头打,打轻了,它是一个窝;打狠了,慢慢可能还反弹过来,打住你自己,最后,都又慢慢平复了。

    12、

    当一个集体的一分子在集体当中没有地位,不能够参与公共事务时,他就会冷漠。当他认为他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他自然就会积极的。

    2017-06-02 19:22:05 回应
  • 第七章

    1、

    明太爷是父亲最好的朋友,实际上父亲比他大十几岁,属于忘年交的那种。在我童年、少年的记忆中,他俩,一度还有原叔,三个人经常彻夜长坐,有时候吃完午饭就过来,晚饭一定回去吃,吃完再过来。夏天坐在我家院子里,摇着蒲扇,冬天在西屋的角落用玉米秆或树根烧一个小火堆,总是灰烬已凉还不回去。他们在谈些什么呢?无从知道,或者说些家事,或者谈村里的事,说到不公平的事儿,嗓音会突然提高,骂几声。有许多时候,他们甚至是不说话的,就那样默默地盯着火光,看着它逐渐暗淡。这是乡村的友谊,虽然沉默,但同样深厚,丰富,细腻。

    2、

    在乡村,夫妻合作,家庭式分工协作是生活的基本前提,如果舍弃生产而去从事什么精神活动,会破坏这一模式而使家庭陷入困境……从文化层次来看,乡村,尤其是北方乡村,高雅的、超出世俗的文化生活是被排斥的,或者说,不属于这一文化共同体的异质文化被另眼相待,多少有点“神经病”“不正常”“怪异”的味道。灵兰大奶奶在村里面就是这样一种形象。要强的明太爷绝不允许自己的老婆成为村里被取笑的对象,就拼命阻拦大奶奶去“信主”。表面的原因是大奶奶不帮他干活,实际上是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觉得老婆的行为使自己无法在村里挺直腰杆。一个村庄,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和有机的网络,身在其中的每个村民都有为自己定位,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形象,等等。在这其中,每个人都自觉地扮演着某一角色,这一角色是他自我价值和自我形象的确立,一旦这一形象被破坏,他就会失去基本的心理平衡。

    3、

    农村的大部分教民,对自己所信的宗教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但她们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尊严、平等和被尊重的感觉,找到一种拯救别人的动力和自我的精神支撑,这是她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所以,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乡村的信教,并非是对信仰有多少了解,许多时候,它只是她们为生活的压抑和精神的贫乏所寻找的避难所,这也是乡村里女教民的比例高于男教民的原因。在村庄生活里面,她们并不敢公开表达,更不敢舒展自己的感觉,因为她们往往被看作是一群闲得没事干的人,脑子出了问题,或者,干脆,就是一群傻瓜。

    4、

    中国的乡村文化仍然是一种务实文化,踏实地生活,这是第一要义。个人精神需求,夫妻情爱往往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嘲笑、戏谑、回避是通常的相处方式,很少从容、正面、严肃地去叙说或交流。这种压抑、扭曲精神空间的现象不单存在于家庭内部、夫妻父子之间,也是邻里交往的基本模式,造成了许多问题。

    5、

    整整下了两天的雨。雨水洗刷下的原野清新、干净,树叶、庄稼都绿得发亮,灰暗的天空形成一个封闭、安静而又辽阔的世界。雨季来了。虽然不是南方,但每年的这个季节总有十几天连续下雨。其实,我是喜欢这样的雨天的,雨“哗哗”下着,但并不阴暗,灰色、发亮的天空,是一种辽阔与肃穆,让人有庄严与阔大之感。

    河坡的树林是近几年才栽种的,林间还没有形成足够厚的草地,也没有长出足够覆盖地面的草。赤脚踩在沙土路上,细细的、湿湿的沙石,轻硌人的脚,微疼微痒,感觉非常舒服。河水“哗哗”奔腾过去,充满力量和向往,那巨大的芦苇丛接受着雨水的冲刷,稳重而又充满生命力。雨中的河,升腾着雾气,苍茫无边,却又具有永恒的清新。 6、

    一个农村姑娘,常年下地干活,但却皮肤白皙,眼睛黑亮亮的,清澈透明,长发飘飘,像电影明星似的,走路腿一弹一弹的,韵味十足。唯一的缺点是鼻子过于直削,破坏了脸上的和谐感,但却让人感觉出,这是一个有主意和性格坚强的人。

    7、

    “本来,我是不想见闺女的,想着直接送走算了,怕一见受不了。可她在那儿哭啊哭的,嗓子都哭哑了,那家人还没到。我怕她哭出事儿来,就让护士抱过来,我哄一下。谁知道,刚挨住我,她就不哭了。我扒开包裹,小家伙粉红透白,睁着大眼睛看我。我一下子心软了,就决定不送了。后来,那对夫妻来了,一看长得漂亮,就特别想要,给我送礼,还答应以后让认亲,我说啥也舍不得,她姨也气得不得了,为这,她还得罪了那家人。你看,幸亏没送人,这小家伙跟我亲得很,懂事得不得了。”

    8、

    嫂子绝对是有见识的女人,做事情的方式,对事物的看法,对现代世界的认识,包括她讲到在天津做生意的理念,都很具有前瞻性。但是,在生男孩的问题上,似乎没有道理可言。她反复提到,她就是想生个男孩,不是因为落后观念,而是想要。……

    对于一位乡村女性来说,和五十年代的“英雄母亲”不同,生育是伴随着对生命的破坏与轻视而发生的。当怀孕、引产,再怀孕、再引产,变为一种常态的时候,那种母亲的神圣感和喜悦感变得非常淡,到最后,从被迫变为自愿,从痛苦变为麻木,进而成为一种内在的自我要求。仿佛不达到这一目的,人生就不完整,任务就没完成。

    但是,情形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农村生多胎的也越来越少。

    9、

    计划生育政策本身并没有形成约束力,反而是经济约束着人的意识。

    10、

    生命有时真的充满不可思议的韧性,眼前的焕嫂子,健康,开朗,所有的伤害与痛苦都被自我吸收并消化,或者被主动屏蔽掉。……我问她,知不知道天津的“移民政策”?只要在那里买房,就可以落户口,孩子可以在那里上学,并考大学,天津整体的分数要比河南低得多。她很惊异,还有这样的政策?她从来都不知道,她在天津,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每天忙碌,很少看电视报纸。我想,即使偶尔看到这样的新闻,他们也会觉得与自己无关,就像即使生活在天津,“天津”这一名词也与自己无关一样。他们所有的注意力和努力的点还在自己的家乡上。在了解到天津买一座房子大约要花四五十万时,焕嫂子又释然了,她根本买不起,前些年挣的钱全盖房了,现在手里最多也就十来万的样子,根本买不起。看着焕嫂子的表情,我有点难过,她的释然是因为她买不起,她可以不做“非分之想”了。

    11、

    巧玉长大了,一直低眉顺眼的她个子长得特别高,也很丰满,细长的眼睛,配在她善良的长脸庞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与光彩。再加上她那永远手足无措的慌乱与紧张劲儿,有一种异样的可爱。

    12、

    在古老的乡村大地上,只要你真正做出有美德的事情,人们会自然忽略你的其他问题。

    13、

    农村留守老人的状况和城市的老人问题完全不一样。城市是孤独问题,而乡村的老人却是金钱问题。

    14、

    从最直观的情况来看,儿女也很少有意识,认为父母年龄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很自然地寻求父母的帮助。除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只有父母愿意做免费保姆。……如赵嫂所言,没有哪一个农村老人会自己优哉游哉,喝着小酒,打着太极拳,眼看着儿女有难处不去管的。赵嫂还属于比较年轻的老人,有许多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两口也在强撑着为子女服务,他们也会抱怨,儿女也会心疼,却也没有想过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撑到哪一天是哪一天。在这里,探讨作为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自由,是可笑而不切实际的。

    15、

    我知道,在乡村,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两个儿子,往往是家产一分两半,又因为农村宅基地比较紧张,一般是其中一个儿子占用父母的宅基地,另外一个儿子补偿一点钱给这个儿子,这等于说父母到最后是瓦无半片,房无半间,只能依靠孩子。这种分配方法在现代观念里,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此过程中,父母的权利被完全剥夺了。但在乡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要求儿子尽传统的孝道,如和儿子一家在一块儿居住,要求尊重等等,因为他们没有给儿子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儿子年少出去打工,彩礼、结婚、盖房,全是自己打工挣来的钱,父母根本没有权利支配。而家族制度的衰落、公共道德监督力的衰退、国家在法律与赡养习俗之间的矛盾都使得儿子,尤其是儿媳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社会学家阎云翔把这一现象称为“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子、儿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双方必须相互对等地给予。这在这一代的农村父母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到的。

    16、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在一种扭曲中试图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一旦这种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与裂痕就会产生。在日常状态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沉默、孤独,好似处于一种愚昧的原始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种痛苦没有体会,只是,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着,无法叙说。一旦矛盾爆发,往往极具伤害性。

    17、

    他们不表达,不但对外人,对儿女更不表达。这一切,是属于地层之下的,被深深埋藏起来,连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乡村的生命,其韧性之大,是与自然界的生物相等齐的。

    2017-06-04 10:41:12 1人喜欢 回应
  • 第八章

    1、

    清晨起来,有一种沉重和乏力之感,乡村生活就像一个大泥淖。回来不过月余,总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想沉下去的感觉,不是有什么外力、强力推你,而是你不由自主地往下落,整个精神越来越散,越来越沉,朝着不知道多深的地方坠落下去,这是一种周而复始的感觉。年年回家之前,总是下定决心多待些时候,但每次都逃跑似的匆匆走了。

    2、

    乡村犹如一张大网,纲和目太多,无从下手。

    面对芝婶、五奶奶以及村庄的一些留守老人,我觉得她们的内心是一座深厚的城堡,难以进入。或许,面对我,这样一个外来者和有某种目的的人,她们自然地处于沉默,既没有情感的交融,也不处于同一立场。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重新回到话题之中,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对于她们,对于我本人来说,我已经是乡村外部的人。自己的思维和他们的思绪总是处于错位之中。那一天,在芝婶家门口,芝婶五岁的小孙子在浮满垃圾和绿色水藻的坑塘边玩,儿子哭闹着也要去,我严厉地呵斥儿子,不让他去。在拉扯孩子的瞬间,我看到芝婶脸上“明了”的笑容,这使我突然间很羞愧。即使你抱着“重回大地”“重回村庄”的目的,即使你想回到他们中间,做他们的一分子,但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无法摒弃自己的优越感和城乡生活的差异而带来的某种嫌弃感。

    3、

    国家也在做许多努力,有许多政策的确是在关注农村,关心农村,譬如义务教育,譬如种地免税,譬如各种补贴。国家在做努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面的危机与黑洞也更清晰地显露出来。

    义务教育终于得以实施,农民再不用为交书杂费而发愁。……但是,当真正可以轻松上学的时候,孩子上学的热情,农民让孩子上学的执着却没有那么高了。中小学教育在不停地缩小,这固然有人口减少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与乡村文化氛围的淡薄有很大关系。小孩无心上学,觉得到十几岁出去打工就可以了。这形成一种矛盾状态,农民拼命打工挣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孩子却往往不想上学,更早地走进了打工的队伍。

    这同时也导致了另一个现象,农村年轻人结婚越来越低龄化。

    4、

    翻看美籍华人社会学家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的这部著作避开社会学家对乡村的结构性考察,而是把重点放在乡村的情感问题上,从这一角度考察乡村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及与传统现代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乡土社会学首次“向内转”,把乡村情感生活微妙而丰富的存在给展示出来,非常有启发性。但是,作者是社会学家,所关注的仍是整体性的变迁与结论性的东西,是一个纳入性与体系性的工作。作为一个文学者,我恐怕没有能力做出如此高屋建瓴的结论,我更愿意把目光投向一个个的生命存在,去发现、叙述他们彼此的差异及个体情感的存在,他们在这样的时代所经历的只属于“那一个”的悲欢离合。

    5、

    整个乡村给人一种温暖自在的感觉,虽然有触目惊心的破败。它的确有变化,但也是自在的变化,没有时间与速度,因此,也就没有危机与焦虑。……开始的情感预设(悲伤、痛苦、无奈),问题预设(乡村的败落),都慢慢被消解,甚至被否定了,因为在这里,这些都不成为问题,它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被吸纳,消化掉的。 6、

    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我所讲述的乡村故事,一个个生命,他们的矛盾、痛苦,所面临的问题究竟反映了什么?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平赋予他们的苦难,还是其他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愿意轻易把这些人生、这些生命样态归结到社会、政府上,我总以为,这里面蕴含着更为复杂、多义的东西,它不仅仅与政府相关,也与传统、文化、道德,与这块土地,与这片天空、原野相关,它与已经深深扎根于土壤中的几千年的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久远的密码,它是一种民族无意识,而时代政治、政策及由此带来的变迁则只是一个横截面,是暂时的影响,一旦这种强大的外力消失,一切又可能恢复到过去。

    我的观点是如此犹疑,不确定。从外部看事物与从内部看事物永远是有差别的。而从底层看事情与从上层看事情也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底层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压迫与被压迫的问题,它是一个文化力量的博弈过程。这也是那个住在墓地的人给我的启示。

    或许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都被我们忽视了,即中国农民对政治的冷淡。在农民眼里,社会仍然是别人的,他们不属于其中。所有的好与不好,都只是被动的接受。他们只是“被拯救者”,而不是其中的主人公。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而且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而言,政治的、文化的农民仍然被看作是社会的累赘,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巨大包袱,而没有把它们作为主体。如果不把他们纳入这个政治社会的主体中来,不以某种方式使他们能够参与政治生活,我觉得乡土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7、

    还有那耍把戏的小女孩儿。戏班子带着这样几个女孩子,走乡串户,选一个背风的地方,敲一阵锣,就开场了。“咔嚓”一声,小女孩儿的胳膊被卸了下来,那样垂着,像面条一样,软绵绵的,在风里晃着,一直垂着。她的头也一直低着,仿佛抬不起来。有时候为了表现效果,小女孩儿还被要求抖动胳膊,以表明胳膊与身体的确是两截。那奇异的抖动与无力的胳膊,给人以永远难忘的观感。表演完了,大人会带着小女孩到各家去收点粮食,给多少算多少。

    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8、

    乡村的痛,乡村的悲,总是同时包含着温暖与坚韧,因此,也还隐约闪现着那永恒存在的希望。

    9、

    身在城市的打工者,却永远是异乡人。……来到城市,他只是一个讨生活的,他的情感、智力、生命,与城市没有产生任何交集。

    在所谓现代社会中,农民在乡土社会里所形成的思维习惯、语言方式和生活模式完全失效,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那在城市各个角落成千上万的民工,他们衣衫破旧、神情怪异、动作拘谨,显得非常愚笨,就好像鱼离开了水,半死不活。谁能想到,在乡村,在他们的家,会是怎样的如鱼得水、生动自然呢?

    10、

    文化,无论是传承意义的、个人精神层面的,还是求知方面的,却处于一种断裂与衰退之中。我们,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和大多数知识分子,总是用“转型”这一词来概括、形容这一断裂,却忽略这一转型背后所造成的“黑洞”效应和巨大的毁坏力。我这里所指的“文化”并不仅仅指传统的一些观念、道德和习俗,也指现实中的文化状态。

    就梁庄村而言,整体的,以宗族、血缘为中心的“村庄”正在逐渐淡化、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虽然,作为村庄中的大姓氏,仍然会有安全感和主人翁感,但这种感觉已经被削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与一些发达地区为了经济利益,村庄宗族势力再度抬头相反。北方内陆的村庄,宗族势力很少能带来经济利益,因为本地几乎没有资源可以利用,大部分村里人都是出外讨生活。

    与此同时,村庄的规划,村庄家庭之间的内在联结,都在发生变化。村庄最好的位置往往住着最有钱的,并以此形成村庄新的等级与阶层。而宗族家庭之间的感情往往很淡,尤其是新一代家庭,各自出门打工,春节回来一聚。对于村庄的政治事务、公共事务,譬如选举、修路、砖厂的去留、学校的建设,他们并不真正关心。

    家庭内部也在发生变化。由父母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孩子各种行为规范,变为由爷奶或亲戚代劳,父母和孩子之间被金钱关系所代替。而随着学校在村庄的停办——它可以看作是统摄整个村庄向上精神的象征物,随着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去世——他们往往是村庄的心灵指向和道德约束,作为文化的村庄从内部开始溃败,只剩下形式的、物化的村庄。这一溃败意味着中国最小结构单位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个体失去了大地的稳固支撑。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个性与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的多少,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11、

    其中一家叫“希望书社”,我非常喜欢这一名字。店里武侠小说占满三面墙,大红大绿,装帧粗糙,典型的盗版;一面墙摆的是儿童读物和学习用品;在角落处有一个小书柜,放着几层当代小说、外国文学、励志类和官场黑幕之类的书,没有唐诗宋词或其他古典类的东西。店主说来租书的大部分是镇上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少部分镇上的居民,并且几乎都是直奔武侠小说而去。即使这样,生意也越来越差,一是因为这几年吴镇高中、初中都封闭式管理,只在周末下午让学生出去一两个小时;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几乎都是上网打游戏,很少看书。唯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一个高一的男同学,每隔一周都来借一本中国小说或散文看,像《白鹿原》《围城》他都借过。在和店主的闲聊之中,意外得知,镇上还有一个民间藏书者,是一个老民办教师,家里藏有几千册书,有相当一部分还是线装书。当时一听,非常振奋,我很想去拜访那位藏书者和他的书,就托店主打听一下。结果很让人失望,藏书者一年前已经去世,儿子把他的书全部当废品卖了,还把父亲的书房改造为三间大门面房,做起了五金生意。

    12、

    真正的“文化回归”并不仅仅指形式上的东西,它应该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习俗、道德观进行重新思辨,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但是,这一切,都非常难。一种文化,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内遭到毁灭性打击,要想再重新恢复,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更何况,它身处如此强大的现代化的旋涡之中。

    倾听文化茶馆那麻将的哗啦声,遥想那空旷的戏台飘过的寂寞空气,还有几亿少年无所适从的茫然眼神,我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的颓废及无可挽回的衰退。

    13、

    不管怎么说,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大地,总是永恒。从母亲的坟往远处看,左边是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的平坦,低矮、新鲜的庄稼充满着生命力,灰蓝、微暗的天空,天边是暖红的彩霞;右边往下看是宽广的河坡,树林郁郁葱葱,粉红色的合欢花在树顶连绵起伏,随风起舞,如同精灵的舞蹈;围绕着树林,笼罩着一团团淡白的轻雾。不知为什么,那一刻,觉得母亲仍与我同在,她躺在这片土地中,而她的女儿在感受着这片土地,用她的灵魂与精神。有一种温暖慢慢进入心间,是的,妈妈,我来看您了,虽然次数越来越少,但每当想到这一方土地,想到在这一方土地上,有您躺着的坟地,就觉得我们心意相通,您还在注视着我们。

    14、

    记得一个南方朋友给我讲她们家乡凭吊亲人的方式,清明的时候,早晨起来,一家人带着吃的、喝的,来到亲人坟边,烧纸、放鞭炮、磕头,然后在那儿吃饭、说话、聊天、打牌,整整待上一天时间,天黑以后才离开。当这样听时,我的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温暖与辛酸,多么温馨而又自然的纪念方式,陪上亲人一整天,和他一起生活,就仿佛他还在。

    15、

    无法判断农村土葬能浪费多少土地,但是,如果真的以一种强制性的手段让民众失去这样的文化习俗,对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也是一种伤害。

    乡村,并不纯然是被改造的,或者,有许多东西可以保持,因为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深层情感,爱、善、纯厚、朴素、亲情等等,失去它们,将会失去很多很多。也许正是这顽固的乡村与农民根性的存在,民族的自性,它独特的生命方式和情感方式能够多少得以保留。

    而在启蒙者和发展论者的眼光里,这是农民的劣根性,是农民不肯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的落后表现。是不是我们——这些所谓权利与知识的掌握者——的思维出现了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直到面目全非。忘记是哪一位学者说的,“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

    16、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感觉,我以后会回来得越来越少。当故乡以整体的、回忆的方式在心灵中存在,回来的欲望非常强烈,对它的爱也是完整的,经过这几个月深入肌理的分析与挖掘,故乡在我心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爱和痛不再神秘,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功利的东西,再回来的愿望与动力没有了。或许,是我的功利破坏、亵渎了对它的神圣情感……

    2017-06-04 15:04:20 1人喜欢 回应
  • 后记

    1、

    我常常想,生长于农村,家庭贫困而多难,我是有福的。它使我更深体会到那掩盖在厚厚灰尘之下的,乡村生活某种内在的真实与矛盾,这一真实与矛盾是一般意义的访客所无法获知的。它就类似于密码,只有出生于这一村庄,熟悉这一村庄的道路、坑塘、田地,和年年月月走过村头那块青石板并在上面崴了无数次脚的人才能够体会到。

    2、

    就一个文学人来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每当踏上故乡的路,想起村头那棵优雅的槐树;想起家门口那棵春天里总是开满白色小花的老枣树,还有,那株开满一束束紫色花朵的苦楝树,微风轻来,那故乡般邈远而馨香的味道;想起村庄后面长长的河坡,少年时代我每天从这里上学放学;想起下雨后,那沟满河平的大地,那深绿油亮的庄稼,那湿润清新的空气,这种记忆总是让我幸福。而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它决定了我的世界观中有土地与阔大的成分。这是我的村庄赋予我的财富。我终生受用。

    3、

    乡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依然很远。

    4、

    古老的乡村模式、村落文化、生存方式的确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乡土中国在逐渐终结。但这一结论在我看来,是值得推敲并需要警惕的。当把一种正在生长、正在转型的文化看作现实,并从此出发去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我们忽略掉的是什么呢?是仍处于这一文化中的人们。

    5、

    他们的情感、思想,他们的生存方式并非全然跟随这一转型而变化,相反的是,他们可能仍然渴望回到那种传统的模式中,因为在那里,有他们情感的依托,有他们熟悉的、可依赖的习惯,具有可靠性。这种渴望难道一定是落后,不需要加以考虑的东西吗?它是否还具有合理性?忽略了它,我们会进入怎样的误区?

    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或者,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城市获得生存的空间,夫妻可以团聚,子女可以入学,他们也可以享受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等在这些城市居民那里已经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一天,还很远吗?

    6、

    还有我的儿子。下火车的时候,县城刚刚下过雨,站台上有些泥泞,三岁两个月的儿子双脚不愿下地,哭着说“太脏”,看着接我的亲人们,我有点羞愧,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几天过去,泥土却成了他的最爱。在盛夏的中午,出去一趟就会头晕目眩,他却还在太阳下晒着,说什么也不愿到房屋里。两个月下来,他从白净的小家伙变成了黝黑的、壮壮的小伙子,在巷道里、房前屋后和小伙伴们挖泥,掘地,逮蚂蚁,然后,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地跑过来要水喝,来不及喝光的样子,就又跑开了。我喜欢极了他这样子,健康,和大地、阳光、植物有直接的联系。我也很高兴我让他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冬天又一次回去,他已经如鱼得水,和他的小表哥玩得不亦乐乎,破坏了所有能破坏的东西,而放烟火暂时成了他最着迷的“事业”。

    2017-06-04 15:53:16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明亮的黄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20条 )

一个人不要怕
1
特别可爱 特别痛快
1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4
当你自律自控,才能又飒又爽(每一个又美又飒的女人都在看,梁爽全新作品!)
1
文学课(浓缩沈从文60余年文学经验的阅读写作课)
1
姆咪爸爸回忆录
1
总结
1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1
托尔斯泰思想小品
1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1
纳瓦尔宝典
1
时间的果
2
通透
1
爱是啮齿动物
1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1
星辰时刻
1
写作与生活
2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1
往里走,安顿自己
1
日本人的画像
1
一个人的好天气
1
寻羊冒险记
1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1
1973年的弹子球
4
弃猫
1
长皱了的小孩
2
昨天堂
1
人生学校:微小的幸福
2
性的尊重
1
我的精神家园
1
电影的口音
1
顿悟与启迪
1
反与正 婚礼集 夏天集
1
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1
夏摩山谷
1
一切境
6
我决定独自生活
4
品牌洗脑(珍藏版)
1
基层女性
4
故事识别
3
斯坦福大学写作课
2
戏剧艺术十五讲
3
作家的信念:生活、技巧、艺术
2
散文课
6
夜的女采摘员
1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1
我执
2
成为厉害的普通人:松浦弥太郎的思考术
1
超越期待
1
自控力
1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10
找钥匙
3
单身女性的时代
1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2
妈阁是座城
5
候场
2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
关于写作
1
秦汉魏晋史探微
3
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
1
剑桥中国秦汉史
10
春秋史
3
左传开讲
1
眼前
5
谁说了算?
2
自我的本质
4
马克·吐温自传
5
文学履途
3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1
正直
1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1
36岁,人生半熟
1
第二性
1
碎片
6
凡人之心
1
寻路中国
1
贾想II
1
贾想 I
1
汪曾祺全集(全12卷)
1
毛姆写作笔记
1
生活,是第一位的
4
我的世界是安静的
2
山中的糖果
1
顿悟的时刻
2
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
1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愿你有家可回有人等,有盏灯为你守候)
16
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
10
汪曾祺书信集
1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2
土星照命
2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
2
平凡的世界
3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
5
小津安二郎剧本集
1
使节
5
不合理的行为
8
过河入林
1
铜锣烧也有春天
3
草疯长
8
豆腐匠的哲学
5
遍地风流
1
棋王·树王·孩子王
2
小说中的心事
1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2
两只空气同时落球
5
人生
3
假如真有时光机
1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4
早晨从中午开始
8
保护才能
3
穿睡衣的作家
7
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
1
天龙八部(新修版)(全五册)
3
在别人的句子里
1
忧伤动物
2
危险的夏天
4
死在午后
6
写作这门手艺
2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3
给青年作家的信
5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
5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9
我们能做什么
9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8
尘世的梦浮桥(精装典藏版)
3
京都古书店风景
1
统治与教育
2
常识
14
第一个人
1
山月不知心底事
1
匆匆那年
2
原来你还在这里·插图纪念版
3
昼行灯闲话
2
闪闪发光的人生
1
山茶文具店
4
时间望着我
1
路人甲或小说家
1
零年:1945
1
创造日本
1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精)/世界大师散文坊
1
猫之墓
2
我的不完美
2
下楼谈恋爱
1
彼岸花
1
诗艺
1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杂文)
1
保龄球的意识流
1
她在红尘外
1
西藏佛教
1
爱吃沙拉的狮子
1
无比芜杂的心绪
1
私房书
1
下午茶
1
创新者
1
独居日记
1
海边小屋
1
让“死”活下去
1
花非花
4
给青年诗人的信
5
北野武的小酒馆
1
谷物大脑
1
野心博物馆
1
交换梦想
1
朝话
1
救猫咪3:反击战
1
游牧东京
1
权力
2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1
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
1
白说
1
奇特的一生
1
愿你的道路漫长
1
一个人的朝圣2
1
一个人的朝圣
4
出梁庄记
11
成年孤儿
10
白狗的华尔兹
12
私语书
3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6
1
我们相爱一生, 一生还是太短
1
身体知道答案
4
从晚清到民国
4
自由在高处
2
困兽手记
17
乡土中国
10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8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
乡土中国
3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1
不合理的行为
2
李劼思想文化文集(全5卷)
12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4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12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4
二手时间
1
证解《红楼梦》谜团
18
孤独小说家
1
一生里的某一刻
6
神拳考
5
向隅编
3
出书记
21
九三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