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R对《故纸寒香》的笔记(10)

RMR
RMR (人生没有圆满,但希望永远存在)

读过 故纸寒香

故纸寒香
  • 书名: 故纸寒香
  • 作者: 梁基永
  • 页数: 177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出版年: 2013-5
  • 第4页
    光绪十一年,梁鼎芬二十七岁,本该是扶摇直上的年纪,他却选择了上奏章弹劾当朝大学士李鸿章“六大可杀”之罪,其结果比他预想之中还惨重,他被慈禧训斥为“妄劾”,连降五级处分,逐出都门。关于梁鼎芬的这次大胆行动,固然是他生涯中的一个亮点,然而也有传是因为他笃信广东同乡前辈李文田的劝告,断其相中有血光,只能弹劾大臣以消灾。
    引自第4页

    从《清末海军史料》一书里找来滴梁弹劾李的奏章

    话说,梁鼎芬上这份弹章的时间其实是光绪十年,不过是到了第二年才被处分而已。而且他应该也不是被逐出都门的,而是因为被连降五级,改任太常寺司乐这样一个小官,觉得受辱,而自己主动辞官的。因为京城居大不易,辞官之后没了俸禄,就只好一个人回老家广东了(穷得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旅费,连老婆都带不走)。 梁鼎芬之痛恨李鴻章http://www.douban.com/note/249702560/

    2014-02-13 00:45:58 回应
  • 第5页
    昔日出都城时,他将爱妻龚氏托付文廷式,妻子却从此就跟文相好,见了梁鼎芬也只是“行宾主之礼”,昔年笔下的儿女神仙从此是路人。
    引自第5页

    这则八卦实在是。。。 龚夫人的越狱行动http://www.douban.com/note/257462641/

    2014-02-13 00:51:16 回应
  • 第24页
    陈寅恪有一首名句写黄秋岳和他的《摘忆》:当年闻祸费疑猜,今日开篇惜此才。世乱佳人还作贼,劫终残帙幸余灰。“费疑猜”很代表了当年一部分读书人的想法。据曹聚仁说这样高级的国防会议,黄只是行政院的高级秘书,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泄密的另有其人。至于“佳人”,用的是《北史》典故,惋惜秋岳的“作贼”,我忽焉明白“当时作贼尽佳人”的用意了:从黄秋岳开始数,多少落水的都是锦心绣口的斯文人!
    引自第24页

    《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笔记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 当年闻祸费疑猜,今日开编惜此才。 世乱佳人还做贼,劫终残帙幸余灰。 荒山久绝前游盛,断句犹牵后死哀。 见说旸台花又发,诗魂应悔不多来。 陈先生此诗还有一短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称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 至于曹聚仁对黄案的推测则见于《天一阁人物谭》一书的《也谈黄秋岳》一文。 至于“佳人”的典故,似乎不是出于《北史》,有二说。 一出于《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附韦鼎传:开皇十三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轨,常爲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 二出于《晋书》陶侃传:王贡复挑战,侃遥谓之曰:“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天下宁有白头贼乎?” PS:钱锺书在1943年曾写有《题新刊〈聆风簃诗集〉》七律一首(《聆风簃诗集》是黄秋岳的诗集),诗云: 良家十郡鬼犹雄,颈血难偿竟试锋。 失足真遗千古恨,低头应愧九原逢。 能高踪迹常嫌近,性毒文章不掩工。 细与论诗一樽酒,荒阡何处酹无从。 另,黄秋岳伏法后,他的好友梁鸿志也写了好几首诗悼念。 劉太希談梁鴻志哭黃秋岳詩http://bbs.tianya.cn/post-books-23614-1.shtml 陈加伟所作黄秋岳事迹考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72360/discussion/20736475/

    2014-02-13 02:07:50 回应
  • 第48页
    瘿公临终前曾希望散原老人能为自己墓碑题字,程砚秋为此亲自到散原府上,奉上五百大洋求字,散原感其忠义,不但不受润笔,还以诗赠之,是轰动民初的艺坛佳话。
    引自第48页

    事见《清代燕都梨園史料·續編》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54714/所收张次溪著《燕歸來簃隨筆》中《癭公死事》一章http://wagang.econ.hc.keio.ac.jp/~chengyan/index.php?%E6%B8%85%E4%BB%A3%E7%87%95%E9%83%BD%E6%A2%A8%E5%9C%92%E5%8F%B2%E6%96%99%2F%E7%87%95%E6%AD%B8%E4%BE%86%E7%B0%83%E9%9A%A8%E7%AD%86#kbbd3e63 癭公死事 順德羅癭公,養疴北京德國醫院。余從家君子往視,公精神清明,倚枕自草遺囑示其家人,並囑影印二百份,分送世好。其遺囑曰:『訃告式云:顯考羅公癭公,悼於中華民國某年月日,疾終某處。不喜科名,官職前清已取消,述之無謂也。民國未入仕,未受過榮典,但爲民而已。如公府秘書、國務院參議上行走,及顧問、咨議之類,但爲拿錢機關,提之汗顔,不可陳及。殮葬式:殮用僧衣最適宜,清封不適用,民國制服所不喜,今生不能成佛生天,期之來生耳。碑文式:「詩人羅癭公之墓。」最好請陳伯嚴先生書之,不得稱「清詩人」,蓋久已爲民國之民矣。平生文詞,皆不足示人。惟詩略有一日之長,可請剛甫定正印送,以爲紀念,亦不亟亟,以精美爲主。哀啟不必附送,無可足言也。前詩及此數紙可印送。程君豔秋義心至性,照揜古人,慨然任吾身後事極周備,將來震艮兩子善爲報答。甲子八月初四日晨,羅癭公倚枕書。』『蓋極支離矣,墓地能得香山最佳,恐辦不到,否則西山平近處,多顯者别業,亦適宜也。八月十八日夜,癭公書。』又《懷友詩》四章,附以小引,曰:『甲子四月,舊疾復作,入居德國醫院,不覺已入秋矣。海内朋友,音信隔絶,疾既漸退,成此四章,以慰知好,聊代音書也。時七月二日。』詩曰:『世人欲殺李太白,天意終存鐵漢樓。萬楚千幸都歷盡,又撑病骨入新秋。』『故人無恙音書絶,忽訝訛言已九原。一客相存銀字事,又求遺墨海王村。』【客歲,余病篤,有搜吾墨迹於廠肆者,今聞又有搜求者矣。】『吞針一鉢同羅刹,袒背瘢痕似鄂公。今歲再蒙天所赦,自標新號署甡翁。』【住醫以來,身受注射三百餘針,兩臂、兩腿無全膚矣。】『平生自詡安心法,每爲嗔癡損道功。今日病中才悟徹,萬緣滅盡一心空。』【病中楚酷,凡人生痛苦,靡不盡歷,惟滅盡思想,則痛苦漸減。今則痛苦漸盡,思想漸起,仍當力破嗔癡耳。】 按癭公落拓舊京,縱情歌舞以自遣,於梨園諸子,獨奇程豔秋。豔秋家貧,劵與花旦榮蝶仙爲弟子,性拗,日受鞭扑,創幾死。癭公憐之,出資脱其籍,使師事陳德霖、王瑶卿、梅蘭芳,名日以顯。丙寅秋七月,豔秋遊西湖,謁散原老人,乞書『詩人羅癭公之墓』七字,酬潤筆五百金,老人未受,復感其風義,賦詩爲贈,詩曰:『湖曲猶留病起身,日飄咳唾雜流塵。斯須培我凌雲氣,屋底初看絶代人。絶耳秦青暗斷腸,故人題品費思量。終存風誼全生死,爲話西山涕數行。』蓋紀實也。 癭公既逝,海内名流挽詞,多及程豔秋事。康南海先生詩曰:『佯狂避王莽,消渴卒長卿。文學追前哲,聲華滿舊京。廿年老朝士,卅載愴門生。爲爾哀傷久,驚濤日夜聲。妻子傷懷甚,圖書遇盗侵。賣文難作活,隱市託行吟。身世刧灰感,人生行樂心。可人人似玉,聞爲報黄金。』介弟敷堪詩云:『生死亦入秋,初度才五日。卜者推兄算,過此病當失。果見號喘減,漸癒謂可必。豈知事不爾,内氣故先窒。捨我遽一瞑,此語甯能結。呼兄兄不應,哭兄兄豈悉。忍淚事伯嚴,心刺與股慄。先君諸弟中,仲父最友愛。天既不少憫,仲父先見背。追憶見背日,兄生未及晬。比長各黽勉,式好逮吾輩。今又奪兄年,彼蒼何昧昧。少日我事兄,所學無不誨。漸老復同處,所期在立概。兄存心得知,兄去魂何在?顧兄已解脱,後死責誰貸。吾嫂近亦病,孰可理庭内。吾更念吾姪,痛極不忍對。』陳伯嚴先生詩曰:『到耳無佳耗,驚心失故人。何緣有斯疾,知不爲憂貧。絲竹酬孤憤,刀圭了一身。秋花向摇落,風雨瑟蕭晨。老去真如贅,徒能閲死喪。已枯前日淚,剩斷此時腸。跡掃名難滅,詩清骨亦香。西山勝遊地,碑碣冷斜陽。』周梅泉詩曰:『平生重氣類,風義師友篤。晚歲獲定交,得我君所樂。疏狂遭世棄,君獨相煦奧。杈枒見肺腑,文字契骨肉。廿年閲人海,衰盛失起伏。惟君甘沈冥,閉户若窮谷。妻孥守寒餓,給養缺祠禄。餘錢但聽歌,顧影日不足。佳人不遺世,生是天使獨。憐才到榛苓,此意難喻俗。大好致大怪,積謗高如屋。我時左右之,爲君助張目。戈矛生肘腋,讒口過利鏃。羣兒空張皇,坡老正折腹。豈知蠭蠆微,含射亦有毒。明銷膏自煎,身殉毋乃酷。年時君善病,病起詩可讀。如何蓋棺定,積稿不盈束。憂生復念亂,一瞑詎非福。死生臂屈伸,海山得歸宿。迴車歌舞地,百念迸一哭。鬼妬遽爲殃,天奪亦何速。東坡哭純景,生世恨不早。相知三歲餘,既晚覺愈好。前年君南歸,共載子都姣。歌場日接席,詞辨驚電掃。去年君南來,示疾避喧擾。移榻城西隅,秋花屋廬繞。羣賢日必至,言笑失昏曉。君猶强自厲,健步詡輕矯。我時竊憂君,外强中或槁。送君懷抱惡,驛路霜月皎。傷哉履迹亡,斯人與之杳。首春蘇沈疴,聞訊喜翻倒。書來署更生,謂已萬緣了。安心實大事,美意期壽考。甯謂缓須臾,終不憗一老。亦知事當爾,每念惄如擣。翻疑楚詛毒,竟致襲生夭。長安君久居,筆耕雜傭保。室充女嬃詈,腹羡侏儒飽。獨喜爲雅詞,審音折微眇。新聲一闋奏,空巷萬人噪。繞梁韵未終,人琴嗟已渺。空傳廣陵散,絶筆留寸稿。餘技擅牋牘,疏行間狂草。語妙匡解頤,功深擔爭道。凡茲藝事末,於君屬鱗爪。潛德後必昌,種梓待合抱。撫棺欠一慟,遺墨賴永寶。猶期野鶴姿,入洛訪稽紹。』蟄雲詩云:『三羅抑塞數江東,癭老平生偶與同。末世憐才伶亦俠,盛年祈死士真窮。論詩未信名心盡,皈佛懸知世障空。腹痛西山愁再過,欲招歸鶴語霜風。』三多六橋詩曰:『文達齋中識面初,回思事事淚漣如。五更起舞琨相蹴,四海論交轍自居。竟以詩名老昭諫,不將歌曲换尚書。平生誰是真知己,得一程郎萬恨除。』林宰平詩曰:『殘蟬猶悲鳴,一棺蓋詩斑。平生攜手人,猶憶憔悴顔。所痛不在死,呻吟摧心肝。百針無完膚,委地病骨寒。樂生誠不易,卽死乃獨難。奇情來是非,世論今當寬。思君日幾回,苦淚何由乾。顧影月悄悄,牽腸山攢攢。從今歷故塲,引琴誰與彈。』黄秋岳詩曰:『淒風黯日共禪關,真嘆彌天戢一棺。亂世才人餘痼疾,衰時高義在伶官。修名自殉終何預,後死相哀恐未闌。欲過土龍談往夢,秋蟲瓦屋助悲酸。』程豔秋挽聯云:『當年孤子飄零,疇實生成,豈惟末藝微名,胥公所賜;從此長城失恃,自傷孺弱,每念篝燈製曲,無淚可揮。』

    2014-02-16 04:16:34 回应
  • 第46页
    程砚秋本来是满洲世家子弟出身,较鲜为人知的是,他是大名鼎鼎的相国英和的第六代孙,但是家道衰落得很早。
    引自第46页

    貌似是英和的五世孙。可参考张次溪《燕都名伶傳·程硯秋》http://wagang.econ.hc.keio.ac.jp/~chengyan/index.php?%E6%B8%85%E4%BB%A3%E7%87%95%E9%83%BD%E6%A2%A8%E5%9C%92%E5%8F%B2%E6%96%99%2F%E7%87%95%E9%83%BD%E5%90%8D%E4%BC%B6%E5%82%B3#xbc1b4dc 程硯秋,字禦霜,滿州煦齋相國五世孫,父襲旗營將軍職,鼎革後,家漸落,將軍貧死。禦霜昆季,年皆幼,不能自立。母氏工女紅,坐是禦霜昆仲得無襤褸狀。比長,諸子中,獨禦霜奇慧有至性,嘗以母氏苦爲憂,背人流涕。時北京重聲歌,鬻曲所入,驟可致富。乃請於母,欲學之。母不許,且曰:『爾爲名臣裔,奈何欲淪身爲優。』禦霜聆母訓,張目視母,母淚已縱横沾襟,禦霜亦泣。繼而曰:『兒請學歌,冀減親累,卽以體親心也。母年老,兒安忍坐食,兒聞學歌甚易,獲效好,爲之二三年,可有成,不憂貧矣。』母乃首肯,且勗勉毋甘墮落,禦霜謹受命。時榮蝶仙方享盛名,遂遣禦霜從之學,又從陳嘯雲習青衫戲。未三月,能戲十餘齣,而尤以《彩樓配》爲最善。比時,余叔岩方創春友票社,邀禦霜串演,甫終一曲,四座皆驚嘆曰:『是兒非池中物,行見如雲龍飛矣。』時禦霜才十四齡耳。期年,丹桂園主人約禦霜與荀慧生、芙蓉草登臺、一時咸稱瑜亮。然禦霜在諸伶中年最少,又最博顧曲者之美譽。未幾,復從喬蕙蘭、九陣風問業,喬固老伶工,能戲多。九陣風以工把子戲著名於時。禦霜得名師指導,學益進,而名益彰。順德羅掞東負奇才,不見用於世,磊落京門,以聆歌自遣。聞人繩其色藝,往觀之,驚爲國色。逐日往聆其曲,賦詩歌揄揚之,更爲延譽於諸名士。又使師事梅蘭芳,得受新劇,聘王瑶卿教以新腔。新腔者,四腔之外,加以小腔。小腔者,四腔所脱化而岀,其音狹而奇,如童子音,又謂之鬼音。雖爲新腔,實存古調。禦霜既沈潛於此,自成一家。陳德霖與禦霜爲姻婭,亦喜其少年好學,悉以所知授之,禦霜益虚心承受,益臻至境。掞東復爲編製《梨花記》《紅拂傳》《鴛鴦塚》《沈雲英》諸劇,閒則爲講述古先賢軼事,及立身之法,又教以詩、書、畫,陶冶其性靈。禦霜年十九,應海上某園之聘,第一日演《女起解》,顧曲雲集,幾無隙地。自是各地咸來禮聘,乃之杭、之粤,行跡遍全國。禦霜豪於飲,飲輒逾量。某日,在滬演《紅拂傳》,侯喜瑞飾虬髯公,已上場,禦霜方在後臺痛飲。及上場時,目已朦朧,不能辨物,只就板聲唱去,結局未誤,知者咸謂禦霜工力湛深,不然何克臻此。 禦霜好濟人危難,同業多受其惠,而於賑荒災,辦教育,求其演劇籌款者,彼無不首肯。某年冬,天津太平社科班,爲籌基金,邀禦霜往演戲,三日得金盈萬。哈埠商紳復邀其爲陝災救濟會演戲籌欵,得資逾十萬,而禦霜一介不取,且出私蓄四百金以爲助,其好義多如此。禦霜於戲曲之外,又好習拳術劍法,先從韓某者學,後又從高紫雲遊。紫雲授以太極,并乾坤劍法,演《紅拂傳》卽用此舞式,得享盛名,而報其師亦厚。他若受掞東之知遇教導而成名,顧禦霜之厚報掞東,亦士大夫之所難能也。當甲子之歲,掞東養疴德國醫院,卒以瘵死。治喪諸費,皆禦霜任之。未匝月,掞東妻子俱死,禦霜又爲營喪。春秋佳日,復具香茗、名酒奠掞東墓於萬花山。於是,海内咸稱之爲義伶。康南海先生爲詩盛譽之。詩曰:『落井至交甘下石,反顔同室倒操戈。近人翻覆聞猶畏,如汝懷恩見豈多。驚夢前程思玉茗,撫琴感舊聽雲和。萬金報德持喪服,將相如慚菊部何。』嗚呼,禦霜得此傳矣。

    2014-02-16 04:46:24 回应
  • 第72页
    萨伏林曾有句名言“自我检查比政府检查更苛刻,也更残酷。”
    引自第72页

    这里似乎是引用了《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96945/一书。林贤治的《读《〈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96945/discussion/1073550/也有引用: 统治者以无所不在的检查制度极力制造恐怖,从而促使书商和作者进行自我检查。有一位叫萨伏林的俄国记者说:“自我检查比政府检查更苛刻,也更残酷。”奥地利作家弗兰克在日记中写道:“那些本来自信的作者,情绪如此低落,他们不得不用自我审查来毁掉每一点天生的思考力。”诗人安东尼乌·费雷拉写道:“我生活在恐惧之中,当我写作和说话时,我害怕,甚至在我窃窃自语,在沉默或思考时,也感到恐惧。”迫害的风气搜索每个人的灵魂,剥夺思想,蹂躏心灵,肆意破坏生命的尊严,固有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使人类世界归于死寂。

    2014-02-16 05:07:18 回应
  • 第81页
    按瞿氏为清末名臣瞿鸿禨之子,字兑园……兑园的后半生非常凄苦,晚年被错判为间谍,一代名士,竟瘐毙监狱之中。
    引自第81页

    瞿宣颖,字兑之,以字行,晚号蜕园。瞿先生的名气不可谓小,似乎不应搞错,听说这本书有几处为手民所误,大概这就是一例。 瞿先生卷入的就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六人反革命集团案”,被判刑10年,罪名似乎应是“现行反革命”而不是间谍,似乎先生不是瘐毙狱中,而是保外就医期间病故的。可参考钱伯城《十年噩梦今似醒——上海出版界文革劫难小记》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6527.html 上海出版界另一件大冤案,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六人反革命集团案”。这个案件完全是由造反派“逼供”逼出来的,堪称得上造反派制造冤案的一大杰作。所以案件制造成功以后,别的单位的造反派都来“取经”;本单位的造反派也派人出去作报告,传授“深挖反革命”的经验;还写成文章,登在造反报上。造反派一片欢呼,然而,知识分子惨矣!当时有句名言,说是“革命群众开心之日,乃反革命分子难过之时”,造反派的开心就是这样来的。 这个反革命集团案件是这样制造出来的:造反派猜测某几个中老年编辑,平时闲谈,可能会有涉及“中央首长”——特别是关于江青的闲话,先“各个击破”,分别找他们个别谈话,给以恐吓性的警告,譬如说:“我们已经掌握材料(其实根本没有),你有诬蔑中央首长的言论(不说哪一个首长,也不指出说过哪些话),已经有人交代(根本没有),现在就看你了(以虚套实,使对方心慌意乱)。罪行是客观存在(一口咬定实有其罪),就看你的态度如何(这句话是历次政治运动中都用过见效的,不过文化大革命时用得更为广泛),是不是老实交代(不坐实罪名)。党的政策你是懂的(其实谁也不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骗人的诱饵)。现在给你时间,你去好好考虑吧(暂放一马,使对方寝食不安,神疲力尽,胡乱承认)!” 除此之外,这个出版社的造反派更有新的创造,在出版社内安置了高音喇叭,对准牛棚,每隔几分钟喊话一次,或是宣读《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对这些嫌疑犯进行心理战、神经战,使他们时刻处在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的紧张境地。最后,就在某一天夜间,不许这些人回家,把他们集合在一起,面对一座毛泽东的大塑像,每人一张课桌,纸笔俱全,命令他们交代罪行。整整一夜,许多人受不住这种使人心胆俱裂的恐怖气氛,只得从实写下所谓“罪状”:自己对某人讲过,或是某人同自己讲过,诸如江青原名蓝苹、拍过电影、在杭州六和塔同唐纳结婚等一些话。有一个人交代,他曾将江青拍电影的照片,给某人看过。就是这样一些今天看来普通之极的“言论”,造反派如获至宝,公安局也据此定为“现行反革命罪行”,一共定了六个人的罪,将其中二人判刑逮捕(一个十年,一个七年);一人戴反革命分子帽子,管制三年;三人戴反革命分子帽子,在原单位监督劳动。这六个人中,有一个是名学者,出版社的社外编辑,是清末某军机大臣的幼子,少年时即有才名,曾任华北政府时的国史馆馆长。他被判十年徒刑,被捕时已年过七十,后因病保外就医,未满刑期就死了。还有一个在判刑前神经已陷崩溃,跳楼自杀,脚骨折断,也未能幸免,照样把他抬到宣判大会上,戴上反革命分子帽子;后来稍能起立,就勒令到五七干校养猪。一个被判七年刑期,坐满了七年牢狱,原应释放回家,但因他的家是在大马路上,时有外宾车队经过,按照公安控制条例,沿街不能有刑满分子居住,于是把他放逐到安徽劳改农场去,在那里又关押了三年。造反派和公安局都认为反正是反革命分子,多判几年是无所谓的。当时的办案原则是:没有错抓,没有错判,也没有错关。 【这六个人中,有一个是名学者,出版社的社外编辑,是清末某军机大臣的幼子,少年时即有才名,曾任华北政府时的国史馆馆长。他被判十年徒刑,被捕时已年过七十,后因病保外就医,未满刑期就死了。】 至于瘐毙说的出处,似乎是郑逸梅的《瞿兑之学有师承》http://www.quzefang.cn/quduizhi.htm 两说相较,未知何者为是。但钱伯城在文革前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其说似更可取。 瞿蜕园与中华上编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7/24/634959.shtml

    2014-02-16 05:42:16 回应
  • 第145页

    这一页讲到的潘祖荫拦住李文田,让他承认汇报工作时说的广东话,慈禧基本没听懂的八卦,应该出自《南亭笔记》。

    2014-02-16 06:54:47 回应
  • 第169页
    古人相家畜,不仅是看治鼠或者易养大,关键一点,还是要旺主人,旺家宅,否则,再能治鼠看门,又有何用?
    引自第169页
    2014-02-16 07:09:54 回应
  • 第175页
    用了张之洞宴请袁世凯时,一下睡着而袁世凯愤而出门的典故。
    引自第175页

    这个典故在《花随人圣庵摭忆·张南皮怠慢袁项城》中论之颇详,可参考。

    2014-02-16 07:30:30 回应

RMR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553条 )

神秘组织
5
浪客日月抄之四 凶刃
1
谷林锺叔河通信
26
敲响密室之门2
5
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二卷)
1
浪客日月抄
4
双脑人
1
杀意集结之夜
1
书问京都
9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
4
读古指南
1
蠹鱼篇
3
墓后回忆录(全三册)
1
《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1
棋局
3
疯狂的足球
1
梅西会射向哪一边?
1
憎恶的化石
1
棋与人生
1
看图识字
14
棋坛怪杰60局
6
辛弃疾词
1
世界推理小说大观
3
吃鱼歌
10
书海夜航. 二集
1
黑暗精灵
1
第三时效
3
太阳舞
1
饮膳札记
1
外星族
1
暗夜女子
1
藏书不乐
5
唐代传奇小说论
1
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小说卷
1
问道录/蠹鱼文丛
1
棒球运动从入门到精通 全彩图解版
1
体育馆之谜
1
行走大唐
3
敲响密室之门
3
今日店休
3
书书书
1
别想摆脱书
1
格林童话(上下)
1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2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6
密室收藏家
1
京华忆往
1
四时读书乐
4
那些书和那些人
7
欧阳修全集(全6册)
1
一朵桔梗花
1
书海扬舲录
6
威尼斯日记(精装)
1
威尼斯日记
4
黑色大丽花
1
BLEACH 境·界20
1
阿加莎的毒药
1
近代欧洲文学史
2
超能力侦探事务所
7
西游记(全三册)
4
施蛰存日记:闲寂日记.昭苏日记
1
宋词纵谈
5
点球成金
3
穆赫兰高地
2
好书之徒
1
文学漂鸟
9
科雷马故事
2
梦幻书店
5
暗算
9
不锈钢老鼠的宇宙冒险:不锈钢老鼠复仇记、不锈钢老鼠拯救世界
2
星空的旋律
2
中国游记
2
解体诸因
4
外交豁免权
3
动机
1
狼与香辛料 02
2
魔法的禁书目录 05
2
为什么?(中文修订版)
4
旧时书坊
16
莎士比亚与书
2
男人的菜市场
1
代号D机关Ⅲ
14
逆天而行
6
联合舰队
2
孙犁书札
1
唐诗百话
4
我们的1970年代
1
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 01
25
越缦堂书目笺证
6
海盗法庭
3
新启蒙年代
4
爆漫王。 01
3
谭纳的非洲大冒险
2
我的英雄谭纳
2
近代经学与政治
1
八百万零一种死法
1
书店风景
10
买书记历
46
聚书的乐趣
1
黑猫侦探 1:阴影之间
1
伤物语
1
白骨之城
7
纵心所欲
15
回声公园
15
诺贝尔文学奖史话
1
镇魂歌
2
昆恩的静默世界
1
书剑恩仇录
1
有翼之暗
17
器用杂物
1
好兆头
4
书鱼知小
6
如何煮狼
11
书与你
1
写不出的上海话
1
别想摆脱书
28
老虎!老虎!
7
凯尔特的薄暮
10
古书堂事件手帖 01
12
刀剑神域 04
1
刀剑神域 03
1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19
狐狸庵食道乐
2
夜晚的书斋
1
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
23
首开纪录
4
妖银杏
8
白蝶怪
11
妖狐传
5
幽灵棚子
5
雷兽与蛇
7
退士闲篇
2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25
鹰的去向
8
蝴蝶合战
9
夜叉神堂
8
幻影城主
33
不夜城
14
刀锋之先
14
刀锋之先
20
英国特工
3
猎书的踪迹
18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 01
1
听水读抄
1
温酒话东邻
22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1
简明古籍辞典
2
酸甜苦辣咸
1
易碎品
16
风港
1
出卖月亮的人
12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
6
彩图科幻百科
3
流沙河诗话
14
楼下村
16
逝去的风韵
5
烟与镜
1
古今谭概
50
神仙世界
1
太平广记
1
民间纪事
5
编辑这种病
25
棔柿楼杂稿
18
开卷书坊二辑·笔记
9
东西两场访书记
13
二战德国战利品
4
一滴烈酒
1
书房花木
8
拿破仑狂
1
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Dog Ears 01
6
耕堂读书记(全2册)
15
疯雅书中事
30
深夜食堂 03
1
TIGER×DRAGON6!
2
TIGER×DRAGON5!
2
猫城记
18
博尔赫斯
7
饔飧集
7
日本谣曲狂言选
7
一战秘史
37
代号D机关Ⅱ
12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Ⅳ
17
拿破仑书信文件集
39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Ⅵ
29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Ⅴ
21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Ⅰ
23
比竹小品
3
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
12
杀人石猜想
7
推理者的游戏
9
耶稣之子
5
艰难一日
13
思辨随笔
8
书林物语
4
谭纳的两只老虎
9
伺机下手的贼
11
八百万种死法
24
谋杀与创造之时
13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Ⅱ
16
代号D机关Ⅰ
11
诗人顾城之死
39
走出中世纪
32
世间的盐
2
我的努力与反省
13
鲤·与书私奔
1
捕鼠器
7
当阅读是一种痴情
3
一滴烈酒
18
古书之美
23
远野物语·日本昔话
5
维特根斯坦
11
古拉格:一部历史
1
贪食纪
16
图书馆里的贼
27
麦田贼手
28
1944:松山战役笔记
34
川菜杂谈
22
真相
1
菊花与锚
11
榆树村杂记
13
水浒人物之最
11
侦探研究
29
歌唱的白骨
3
流浪地球
1
黄河十四走
2
詹宏志私房谋杀
23
书趣
12
爱情和其他魔鬼
1
儿童读物插图艺术
1
冥海花
6
我想有人赶不上校车了
1
日本海上自卫队全舰艇史
4
妙贼尼克Ⅰ
5
诗经里的那些动物
1
唐史十二讲
2
致命魔术
5
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
21
黑孩儿
4
伊岚翠
2
伙伴们!欢迎来到营地
1
小伙子,我可是超级球星
3
大逃港
5
相约在书店
2
亚洲古兵器图说
2
北山集古录
1
记得青山那一边
1
交易泰德·威廉姆斯的贼
4
自以为是鲍嘉的贼
1
谐铎
2
东方快车
1
说部卮言
5
量子江湖·燕子坞(下)
2
量子江湖·燕子坞(上)
1
世说新语笺疏
1
绝望恸哭的信徒
1
祸枣集
23
航空母舰·1946-2006
3
3001太空漫游
4
2010太空漫游
1
厌魅·附体之物
2
幽巷谋杀案
4
百科全书之恋
2
东写西读
6
经典的真身
11
简氏枪械识别指南
1
航空母舰
1
天上大风
52
失踪者
3
流枫川志
1
说魂儿
6
父亲的战场
3
挂起来的人
7
上海老味道
6
异乡说书
19
模拟刺客
1
听橹小集
2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6
太平轮一九四九
1
影像中的正义
37
竹久梦二:画与诗
2
脂麻通鉴
23
中国奇幻十人选——捕梦天王·骑桶人
1
三日而亡
1
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
11
二战数据2-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2
书与回忆
26
谭纳的十二体操金钗
2
中国旅行计划
2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
21
幸运生涯
5
国家记忆
14
民国时期的土匪
1
托尔金的袍子
7
梅酒香螺嘬嘬菜
3
杜甫的五城
3
希特勒万岁,猪死了!
2
哈!小不列颠
3
福尔摩斯探案手记
10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 (第贰集)
1
书人行脚
27
1957年的夏季
2
寻常的精致
1
一章木椅
1
二战数据
11
作废的捷克人
3
睡不着的密探
2
大盗贼(卷二)
2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近代早期
1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古代时期
1
去吧,摩西
1
解码西方名画
4
美国诗选
12
温柔的幻影
1
莫迪洛漫画
3
诺贝尔奖的幽灵
3
伪伦敦
1
闲话闲说
22
后厨机密
9
棺材舞者
1
是,首相
2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9
看书琐记
1
孔雀羽谋杀案
2
初夜权
5
旧书与珍本
9
拿破仑
22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2
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的贼
1
古今典籍聚散考
2
威尼斯日记
1
岁朝清供
2
玛法达
2
神秘河
3
巨流河
11
东写西读
1
外国连环幽默画
2
佛本生故事选
1
泥土脚印(续编)
1
蒋经国自述
4
不锈钢老鼠的诞生、不锈钢老鼠参军记
2
用洗脸盆吃羊肉饭
3
告白
1
图文世界大战史I、II
7
梦苕庵诗话
7
青灯集
1
终朝采绿
4
阿文的魂魄
6
伸脚录
25
认得几个字
4
日知录集释(外七种)
1
文字的故事
1
王先生和小陈
1
坟场之书
1
哈扎尔辞典(阳本)
17
研究斯宾诺莎的贼
2
足球往事
14
时代漫画(上下)
1
书前书后
1
1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