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ddt对《大转型》的笔记(1)
-
第1页
12月19日 |《大转型》
3.3万次阅读 2017-12-18
天天听好书
天天听好书
洞察社会转型的杰作,讲述我们时代的起源。
书名:《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作者:卡尔·波兰尼
今日解读:薛晓明
解读人简介:陕西洛南人,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澳洲SBS国家广播电台特约时事评论员
播音:裴喜,北京台特约播音员
责编:李峻
音频编辑:陈子夫
名人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01 听前思考
什么是大转型?它是怎么发生的?
市场机制与社会保护机制的双向运动是如何进行的?
02 书中金句
一个自我调节的市场概念,意味着一个十足的乌托邦。
货币已经变成了国家政治的支点。在现代货币经济制度之下,没人能够不体会到金融准绳的每日变化;人们变得具有货币意识;实际收入的通胀效应预先就被民众打了折扣;各地的男男女女似乎把稳定的货币视为人类社会至高无上的需要。
社会进步的取得通常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如果社会转型的速度太快,社会肯定会在转型的过程中遭受劫难。
19世纪的社会史,是一个双重运动的结果:一方面,与真实商品相关的市场体制在扩张,另一方面,与传统商品相关的市场体制却在受到制约。
03 精华笔记
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之一。在本书中,卡尔·波兰尼认为,我们的时代起源于19世纪的政治和经济。19世纪的人类文明,本质上已经完全不同于所有过往逝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是一场从“传统社会”突进到“市场社会”的大转型。
大转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本身却承受着三种矛盾。
第一,市场交换并非出自人类的天性和本能。
波兰尼的分析是从历史开始的,他观察到,在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并不以市场交换为宗旨,而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结构:互惠、集中再分配、家庭经济。
其中,家庭经济是最基础、最底色的经济生活方式。互惠是礼尚往来,个人之间、家庭部落之间、国家之间互相赠送礼物。再分配则是将一个社会的经济产出,上交给一个讲公道的中央机构,集中起来,再由这个中央机构统筹规划,按需分配给社会成员。
这时,自由市场也不过是对“三位一体”结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社会关系支配经济生活。经济生活镶嵌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网络中。到19世纪之后,才发生了“脱嵌”——经济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倒过来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不受干预的自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只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波兰尼考察了市场社会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如果没有国家干预,劳动力、土地和货币这三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不可能商品化,不可能进入市场交易,市场机制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市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价格机制。
如果没有国家建立和维护中央银行与金本位制度,价格机制就不可能稳定地运转,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也就更成空想。
在市场社会中,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在市场交换中体现,而交换需要稳定的货币价值。如果货币无节操的贬值或者升值,就会造成价格信号紊乱,价格机制就要失灵了。产品生产出来了,也都卖出去了,结果通货膨胀一下子来了,不但不挣钱还要赔个底儿掉,企业破产倒闭;相反如果通货紧缩来了呢?产品价格就要跟着下降,一样赔钱。也就是说,如果由着市场原则的性子来,就连资本主义本身也会被市场力量吞噬掉。
这个时候就需要社会力量,往往是国家站出来,稳定货币的价值,稳定价格机制,保护生产组织。那么这种社会力量稳定币值、稳定价格、保护生产组织的机制,就是中央银行制度和金本位。
正因为市场机制存在上述三种矛盾,所以市场社会一经形成,人类社会就产生了一对基本矛盾:一方面,市场原则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席卷天下,支配一切;另一方面,社会力量面对市场力量的不断入侵,总要站出来反击,保护社会成员不受过度市场化的伤害。于是乎,市场力量向前进,社会力量各种制衡,形成自由市场和社会保护的双向运动。两股力量反复拉锯,造就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形成19世纪以后的人类历史发展脉络。
最终,双向运动的张力会撕毁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支撑19世纪市场社会文明的四根支柱:自由贸易、劳动力市场、金本位、主权民族国家体系崩溃。在市场社会大厦将倾的局面下,人类社会面临二次大转型。
powerddt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93条 )
- 大嘴巴漫谈数据挖掘
- 1
- 一九八四
- 1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1
- 深度工作
- 1
- 傲慢与偏见
- 1
- 南明史
- 1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1
- Facebook效应
- 1
- 影响力
- 2
- 极简宇宙史
- 1
- 由内而外的教养
- 1
- 公正
- 1
- 创业维艰
- 1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1
- 怪诞心理学
- 1
- 搞定
- 1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 1
- 错把妻子当帽子
- 1
- 十年一觉电影梦
- 1
- 认同
- 1
- 商业的本质
- 1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1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
- 1
- 人性论
- 1
- 时间简史
- 1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 1
- 童年的消逝
- 1
- 名人传
- 2
- 孩子:挑战
- 1
- 西方美学史
- 1
- 爱和自由
- 1
- 跃迁
- 1
- 疯传
- 1
- 论美国的民主
- 1
- 梦的解析
- 2
-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
- 1
- 路西法效应
- 1
- 反焦虑思维
- 1
- 中国哲学简史
- 1
- 建筑家安藤忠雄
- 1
- 关键冲突
- 1
- 捕捉儿童敏感期
- 1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1
- 甜与权力
- 1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1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1
- 文艺心理学
- 1
- 单身社会
- 1
- 玫瑰之吻
- 1
- 亲密关系
- 1
-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 1
- 岁时
- 1
- 乡土中国
- 1
- 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
- 1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 1
- 女性贫困
- 1
- 给孩子的第一本理财书
- 1
- 记忆错觉
- 1
- 谈谈方法
- 1
- 创造自然
- 1
- 给教师的建议
- 1
- 关键对话
- 1
- 22条商规
- 1
- 再造文明之梦(修订本)
- 1
- 学会提问
- 1
- 茶之书
- 1
- 平行宇宙
- 1
- 卡尔·威特的教育
- 1
- 启示录
- 1
- 魔鬼经济学
- 1
- 街角社会
- 1
- 第二性Ⅰ
- 2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 浮生六记
- 1
- 故事知道怎么办
- 1
- 瞬变
- 1
- 富爸爸穷爸爸
- 1
- 韩非子校注
- 2
- 定位
- 1
- 正面管教
- 1
- 让创意更有黏性
- 1
- 君主论
- 1
- 高效15法则
- 1
- 硅谷钢铁侠
- 1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 1
-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
- 1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1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1
-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
- 1
- 上瘾
- 1
- 七堂极简物理课
- 1
- 故事
- 1
-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
- 1
- 世界小史
- 1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
- 人工智能时代
- 1
- 理想国
- 1
- 自控力
- 1
- 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 1
- 哲学的慰藉
- 1
- 潜规则(修订版)
- 1
- 演员的自我修养
- 1
- 领导力21法则
- 1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1
- 活着为了讲述
- 1
- 幸福的方法
- 1
- 童年的秘密
- 1
- 精要主义
- 1
- 局外人
- 1
- 基因传
- 1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1
- 沉思录
- 1
- 被讨厌的勇气
- 1
-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 1
- 引爆点
- 1
- 财务自由之路
- 1
- 追风筝的人
- 1
- 牛奶可乐经济学
- 1
- 从0到1
- 2
- 物种起源
- 1
- 生命的重建
- 1
- 慢思考
- 1
- 天朝的崩溃
- 1
- 干法
- 1
- 未来简史
- 1
- FBI心理分析术
- 1
- 人类简史
- 2
- 乌合之众
- 1
- 伟大的博弈
- 1
- 拖延心理学
- 1
- 鞋狗
- 1
-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 1
- 黑天鹅
- 1
- 非暴力沟通
- 1
- 童年的秘密
- 1
- 柔软的宇宙
- 1
- 改变
- 1
- Change
- 1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1
- 领导力21法则
- 1
- 灰犀牛
- 1
- 社会心理学
- 1
-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 1
- 断舍离
- 1
- 菊与刀
- 1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1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1
- 认识电影
- 1
- 高频交易员
- 1
-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 1
- 狂热分子
- 1
- 经营分析与估值 (第五版)
- 1
- 运营之光
- 1
- 正念的奇迹
- 1
- 这个世界会好吗?
- 1
- 图说金融史
- 1
- 细节
- 1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1
- 稀缺
- 1
- 创新者的窘境
- 1
- The Gene
- 1
-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 1
-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 1
-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
- 1
- 销售攻心术
- 2
- 销售攻心术
- 8
- 别告诉我你懂PPT
- 1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