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ddt对《女性贫困》的笔记(1)
-
第1页
2月21日 |《女性贫困》
2.2万次阅读 02-20
天天听好书
天天听好书
东京银座,衣着光鲜的女孩背后,贫困如何腐蚀着她们的当下和未来?
本书关键词
社会纪实 女性贫困
专业解读人
杨阿洋。资深媒体人。
你将获得
● 是什么让女性堕入看不见的贫困?
● 女性的贫困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
● 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消除女性贫困?
书中金句
● 人们一般都认为年轻女性与“贫困”是最不沾边的人群,但是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人指出了年轻女性背后“看不见的贫困”。
● “哪里还有什么理想啊……我最想要的就是能够摆脱现在的状态。不用为了打工而起早贪黑,早上能够正常时间起床、上班,傍晚按时回家。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只要偶尔感到小小的幸福就够了。”
● 女性幼时靠父亲、出嫁靠丈夫、老了靠儿子这样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从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年轻女孩、单身妈妈和贫困率最高的高龄女性的现状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旦“失去男人”,女人的生活水平就一落千丈。
● 一天一顿饭。在网吧昏暗的房间内,十九岁的姐姐和十四岁的妹妹紧挨在一起,分吃着面包和饭团。这样还不能填饱肚子时,就去喝店里的免费饮料。她们俩咕咚咕咚地喝着除了糖分以外既没有果汁也没有维生素的桔子水。这种吃法将来必定严重影响年轻姐妹的身体健康。
● 这可以说是社会保障的溃败,事实是性产业接手了社会保障的功能,在支撑着她们。
● “没人会喜欢对方有一身债吧。”
精华笔记
《女性贫困》是日本放送协会的社会纪实系列的代表作,聚焦女性贫困这一“看不见的贫困”。
在女性权利被广泛认可的今天,在作为经济大国和福利大国的日本,很多拼命工作的女性,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都在与饥饿做抗争。女性贫困绝不是日本一个国家的问题。女性贫困不仅发生在一些观念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它一样也发生在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的单身妈妈,贫困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出三倍。
女性贫困往往被许多成见遮蔽了,因此被NHK记者定义为“看不见的贫困”。
我们从三个方面,一层层揭开,这看不见的女性贫困。
第一,一个日本女性要脱贫,会面临哪些关卡?
我们从女性求学、工作和婚姻家庭等不同时期进行剖析,却发现每一个时期都存在着阻碍女性改变命运的关卡。
首先在求学期,很多人愿意相信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贫困人家出身的女性,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找到好工作为自己的人生翻盘。”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19岁的友美出身单亲家庭,高中起就每天起早贪黑地在便利店打工,为卧病的母亲和读书的妹妹补贴家用。她指望着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她遇到了许多的关卡。
第一个关卡,升学。
昂贵的学费让她放弃了成为牙科护士的念头,报考了幼师专科学校的夜间课程。几年读下来学费也要300万日元。为了这笔学费,她除了打双份工赚钱,还不得不申请了每月10万日元的助学贷款。
第二个关卡,债务。
因为贷款,友美背负了一身债务。日本贫困生读完本科四年,动辄借贷400到600万日元。现在日本拖欠助学金还贷的案例大增,有近一半人的拖欠理由,是毕业以后工作收入低。
第三个关卡,就业。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就业艰难,就业歧视还很严重,长期以来形成的男性优先的企业文化,导致大多数女性无论是在就业机会还是待遇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个关卡,收入。
即便友美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却会发现,幼师平均年收入才310万左右,相当于18万人民币,这在日本,比普通企业员工的平均年收入还低了1/4。
那么高学历就能有更高收入吗?读了本科并出国留学的小爱,毕业后只找到一份非正式雇佣的工作,税后只有14万日元的工资,扣除每月的固定支出和助学金贷款所剩无几。
由此可见,对于贫困女性来说,教育很难改变命运。于是又有人说“女性靠老公养活就行了,又没有责任,多轻松!”可婚姻中,贫困女性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新四关”。
第一个关卡,择偶。
事实是,“低收入的人只能遇见低收入的人”,“男女交往也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在贫困状态下哀叹“无法结婚”的女孩,身边是同样在贫困中挣扎的男性的身影。
第二个关卡,生育。
日本大部分女性属于非正式雇佣的状态,很多女性在婚后都选择了做家庭主妇。对于原本就工作不稳定、丈夫又靠不住的女性,生育则会威胁自己的生计。
第三个关卡,家庭内的不公正对待。
在男权主义的社会,女人放弃工作,结婚生子,不一定能换来对等的尊重,一些受访的单亲妈妈提到,自己曾受到家庭暴力和精神虐待。
第四个关卡,单亲妈妈之困。
一些婚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不高,最终成为单亲妈妈,她们带着孩子在社会上生存,很少能够拿到抚养费,再就业市场上也很可能被雇主排除在外。援助中心的负责人形容“单身妈妈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是什么让女性堕入看不见的贫困?
因为她们身上有三座“看不见”的大山,遮蔽了人们的眼睛,还压得女性不得翻身。
第一座大山,是观念。
在观念上,女性是男人的附庸。这是女性贫困问题的根源。女性贫困长期被忽视,其实是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长期被忽视。
观念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让贫困的女性熬不出头,还可能把处于中产的女性“拉下水”。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这又反过来助长了“女人是附庸”这个社会观念,形成恶性循环。
这第一座大山,观念,维持甚至“制造”了女性贫困,还塑造了对女性疏于保障的社会结构。
第二座大山,是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这个问题不仅日本有,在女权运动蓬勃的西方,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种比较优势在日本被进一步放大。日本职场氛围很残酷,男性的竞争就已经很激烈,女性要站稳脚跟更为困难。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十五到三十四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合同工中,80%以上的人处在贫困线以下。
第三座大山,指的是在社会保障上,针对女性的“安全网”已经崩塌。
日本是福利大国,可大部分制度保障,是以家庭为单位、以丈夫养家赚钱为基础的。当家庭主妇脱离男性走进社会的时候,社会给她提供的“安全网”,“看上去很美”。针对女性的居住、就业以及育儿援助等服务,日本政府是有相应制度的,可各个制度本身有漏洞,还相互独立。
那么在贫困女性跌入谷底的时候,谁来填补“安全网”的漏洞呢?本书给出一个意想不到、却又非常讽刺的答案:色情机构成为许多女性的救命稻草。性产业还为单亲妈妈提供了一个非常密实的安全网,从工作、住宅到患病儿童的托管无所不及。但是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这里不是长久生计,更不会使人生达到什么新的高度,反而更可能把她们拉进贫困、疾病和绝望的谷底。
第三个问题,女性贫困会带来什么?人们应该怎么做?
NHK记者提倡,首先,整个社会得在观念上尊重女性,正视女性贫困的问题,把“看不见的贫困”提上台面,同时对这样的社会实行微改造,填补制度漏洞,或者重建机制。
《女性贫困》这本书,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叩问:“如今我们正站在日本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岔路口,为了让国家一直富有活力,解决女性贫困的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是要全力以赴地支持这些女性改变贫困命运的想法,还是对现实视而不见?”
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播音 | 裴喜
powerddt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93条 )
- 大嘴巴漫谈数据挖掘
- 1
- 一九八四
- 1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1
- 深度工作
- 1
- 傲慢与偏见
- 1
- 南明史
- 1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1
- Facebook效应
- 1
- 影响力
- 2
- 极简宇宙史
- 1
- 由内而外的教养
- 1
- 公正
- 1
- 创业维艰
- 1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1
- 怪诞心理学
- 1
- 搞定
- 1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 1
- 错把妻子当帽子
- 1
- 十年一觉电影梦
- 1
- 认同
- 1
- 商业的本质
- 1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1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
- 1
- 人性论
- 1
- 时间简史
- 1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 1
- 童年的消逝
- 1
- 名人传
- 2
- 孩子:挑战
- 1
- 西方美学史
- 1
- 爱和自由
- 1
- 跃迁
- 1
- 疯传
- 1
- 论美国的民主
- 1
- 梦的解析
- 2
-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
- 1
- 路西法效应
- 1
- 反焦虑思维
- 1
- 中国哲学简史
- 1
- 建筑家安藤忠雄
- 1
- 关键冲突
- 1
- 捕捉儿童敏感期
- 1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1
- 甜与权力
- 1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1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1
- 文艺心理学
- 1
- 单身社会
- 1
- 玫瑰之吻
- 1
- 亲密关系
- 1
-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 1
- 岁时
- 1
- 乡土中国
- 1
- 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
- 1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 1
- 给孩子的第一本理财书
- 1
- 记忆错觉
- 1
- 谈谈方法
- 1
- 创造自然
- 1
- 给教师的建议
- 1
- 关键对话
- 1
- 22条商规
- 1
- 再造文明之梦(修订本)
- 1
- 学会提问
- 1
- 茶之书
- 1
- 平行宇宙
- 1
- 卡尔·威特的教育
- 1
- 启示录
- 1
- 魔鬼经济学
- 1
- 街角社会
- 1
- 第二性Ⅰ
- 2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 浮生六记
- 1
- 故事知道怎么办
- 1
- 瞬变
- 1
- 富爸爸穷爸爸
- 1
- 韩非子校注
- 2
- 定位
- 1
- 正面管教
- 1
- 让创意更有黏性
- 1
- 君主论
- 1
- 高效15法则
- 1
- 硅谷钢铁侠
- 1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 1
-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
- 1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1
- 大转型
- 1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1
-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
- 1
- 上瘾
- 1
- 七堂极简物理课
- 1
- 故事
- 1
-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
- 1
- 世界小史
- 1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
- 人工智能时代
- 1
- 理想国
- 1
- 自控力
- 1
- 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 1
- 哲学的慰藉
- 1
- 潜规则(修订版)
- 1
- 演员的自我修养
- 1
- 领导力21法则
- 1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1
- 活着为了讲述
- 1
- 幸福的方法
- 1
- 童年的秘密
- 1
- 精要主义
- 1
- 局外人
- 1
- 基因传
- 1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1
- 沉思录
- 1
- 被讨厌的勇气
- 1
-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 1
- 引爆点
- 1
- 财务自由之路
- 1
- 追风筝的人
- 1
- 牛奶可乐经济学
- 1
- 从0到1
- 2
- 物种起源
- 1
- 生命的重建
- 1
- 慢思考
- 1
- 天朝的崩溃
- 1
- 干法
- 1
- 未来简史
- 1
- FBI心理分析术
- 1
- 人类简史
- 2
- 乌合之众
- 1
- 伟大的博弈
- 1
- 拖延心理学
- 1
- 鞋狗
- 1
-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 1
- 黑天鹅
- 1
- 非暴力沟通
- 1
- 童年的秘密
- 1
- 柔软的宇宙
- 1
- 改变
- 1
- Change
- 1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1
- 领导力21法则
- 1
- 灰犀牛
- 1
- 社会心理学
- 1
-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 1
- 断舍离
- 1
- 菊与刀
- 1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1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1
- 认识电影
- 1
- 高频交易员
- 1
-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 1
- 狂热分子
- 1
- 经营分析与估值 (第五版)
- 1
- 运营之光
- 1
- 正念的奇迹
- 1
- 这个世界会好吗?
- 1
- 图说金融史
- 1
- 细节
- 1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1
- 稀缺
- 1
- 创新者的窘境
- 1
- The Gene
- 1
-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 1
-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 1
-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
- 1
- 销售攻心术
- 2
- 销售攻心术
- 8
- 别告诉我你懂PPT
- 1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