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对《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笔记(61)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 书名: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 作者: [意] 普里莫·莱维
  • 页数: 243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13-3
  • 第6页
    “内奸、压迫者,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侵害他人的人,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
    引自第6页

    2018-02-07 00:30:24 回应
  • 第7页
    在极端的处境下,人有一种种自我保护和求生的本能,这是一种实用的、不受道德约東的自然本能,不是自由、理性的选择结果。压抑羞耻和罪恶感便是这样一种本能机制。羞耻心的消失对囚犯能起到保护作用,使他们可以调整自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与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完全不同,也不再受文明社会伦理的约来在另一个世界中也许会令他们羞愧不已的行为,在集中营世界却成为一种规范。
    引自第7页
    2018-02-07 00:31:11 回应
  • 第8页
    莱维发现,脱离了集中营后的自杀人数反而超过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自己就是这样自杀身亡的)。他认为,只有当人活得比较有人的意识时,才会考虑到自杀的问题。
    引自第8页

    2018-02-07 00:32:00 回应
  • 第19页
    作见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光有一些直接的受难经验是不够的,“最有力的材料便是幸存者们的回忆。但在这些回忆所激起的同情和愤慨之外,我们更应该用种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们。集中营并不总是一个良好的观察对象:在非人的条件下,囚犯们的观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对生活环境构建一个笼统的印象………因为迫于每时每刻的威胁,他的眼晴总是固定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上”。
    引自第19页

    苦难不一定让人变得伟大,天天手机拍照不一定成为摄影大师。

    2018-02-07 00:51:01 回应
  • 第19页
    现有的集中营回忆和见证其实并不是由那些最具有受害经验的底层受难者作出的,对其他极权统治的许多见证也是如此。底层受难者的观察能力往往在苦难折磨和缺乏理解中消磨殆尽。
    引自第19页
    2018-02-07 00:52:20 回应
  • 第21页
    莱维认为埃默里的知识分子定义过于苛刻,他建议“将这个概念扩展至所有将自身教育超越日常工作的人,他们有着活生生的文化,因为他们的文化能够努力去自我更新,自我扩展,自我提高;以及那些面对任何知识分支都不会无动于衷或烦恼生气的人”。
    引自第21页
    2018-02-07 00:56:12 回应
  • 第7页
    一些企业无情地压榨囚犯的劳动价值,接受党卫军冷酷酷(而愚蠢)的原则——一个囚犯和另一个囚犯的价值相等,要是累死了一个因犯,马上就会有另个四犯替换上去。少数企业小心翼翼地尝试轻犯们遭受的折磨。另一些企业(也可能是同一些企业)通过供应集中营而获利一一木材、建筑材料、犯人穿的条纹四服、做汤用的脱水蔬菜,等等。
    引自第7页
    2018-02-07 01:13:17 回应
  • 第9页
    那些没有特权的囚犯,代表着集中营的核心。只是靠着一系列小概率事件的组合,才让他们逃脱了死亡的命运。他们们是集中营里的大多数,却是幸存者中的极少数一一在幸存者中,在集中营里享有某种特权的人数要多得多。多年之后,今天的人们可以更明确地肯定:集集中营的历史几乎完全是由那些,就像我一样,从未彻底探究过集中营最低层生活的人们书写的。而那些体验过最低层生活的人,很少能够生还,即使幸存下来,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会在苦难折磨和缺乏理解中消磨殆尽。
    引自第9页
    2018-02-07 01:16:57 回应
  • 第13页
    希特勒的所有传记,尽管在解释这个难以归类的人的一生时颇有争议,但都同意他的晚年生活已经脱离现实,尤其从德军入侵苏联的第一个冬天开始。他禁止和否定他的部下以任何形式接触事实,毒害他们的道德和记忆。但是,在地下掩蔽所里,他越来越偏执,最后成为一个彻底的妄想狂,使自己也隔绝在现实之外。像所有的赌徒一样,他在自己周围树立着由迷信般的谎言组成的舞台置正因为他那疯狂的信仰,如他要求全部德国人所深信的信仰,使他最终迎来了失败和自杀的命运。
    引自第13页
    2018-02-07 01:50:44 回应
  • 第26页
    集中营里有着不成文的铁律,“ zurichschlagen”:敢于以牙还牙是一种不可容忍的罪过,尤其对于“新来的”,这种念头只能放在脑子里。对任何犯了这项罪过的人必须杀一做百。其他兼职囚犯蜂拥而至,扑灭对秩序的威胁。他们会暴怒而巧妙地殴打“罪犯”,直到他驯服或死亡赞权,当然,捏卫和保护特权。
    引自第26页
    2018-02-08 23:56:40 回应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FACT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344条 )

理解国际冲突
3
政治秩序的起源
1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1卷
29
孔子传
2
白人的工资
1
三联生活周刊
7
中亚行纪
46
世界经济千年史
1
半主权的人民
3
简明拉丁美洲史
3
黑帮的逻辑
3
革命的形成
18
疑之颂
60
资治通鉴
1
政治哲人施特勞斯
12
史学与世变
4
山雨欲来
66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2
文明与野蛮
29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
文明与野蛮
21
历史的教训
12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6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
7
必然与偶然
25
德米安
35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
1
在群中
1
精神政治学
42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8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
2
建筑的永恒之道
6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1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
2
物化
9
历史是什么?
15
大象:Thinking in UML(第2版)
4
走出唯一真理观
1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
39
历史的观念
2
历史与人
91
晚清小史
8
资本主义的诞生
1
资本主义的起源
106
培生艺术史:史前和古代艺术
3
建筑的故事
10
生命的壮阔
6
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
1
疾病与人类文明
3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2
新药的故事
1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67
人的哲学
41
整体的哲学
27
人的现代化
14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46
控制论
17
信息论
1
人有人的用处
1
气候创造历史(新知文库)
5
史记的读法
16
论政治·上卷
151
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2
中国思想之渊源
37
时间的秩序
25
蚂蚁的社会
9
大象的政治
12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自由与财产
55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公民到领主
115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
泥土
1
考古寻踪
32
巨变
9
信睿
8
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9
论施特劳斯
12
新闻的骚动
19
分裂的西方
18
为什么是英国
35
与社会学同游
27
我是怎样设计飞机的
2
打开
6
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版)
20
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
1
呼吸
11
问卷
14
论天人之际
26
家族、土地与祖先
29
我的世界观
8
昙曜五窟
7
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
1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34
中国思想史
5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
20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
25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
1
组织社会学十讲
6
论文化
3
中国艺术史
4
文明前的“文明”
41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1
中国历史研究法
19
时间
30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
43
论政治·下卷
47
40堂哲学公开课
17
欧洲死刑史:1200—1700
25
意愿的冲撞
4
战国策
2
荀子
20
铁道之旅
15
炼金术的秘密
8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4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12
思索死刑
21
老子
9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
11
政治的起源
49
中国青铜时代
13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6
番薯人的故事
4
美术、神话与祭祀
3
墨子
3
论语
14
左传
16
诗经
4
变老的哲学
8
未完成的进化
8
天才假象
30
科學革命的結構
89
黑匣子思维
24
存在主义咖啡馆
36
世俗时代
2
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4
第三帝国的语言
6
看不见的视力
17
思考考古
1
什么是科学
8
价值的理由
15
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
37
奥古斯丁
3
西方思想的起源
29
技术哲学讲演录
69
时间的观念
12
企业家的尊严
36
哲学·科学·常识
44
议会如何工作
2
社会学的想象力
9
权力与特权
7
远方的陌生人
20
人类存在的意义
5
壹玖壹壹
12
论摄影
1
自由的基因
2
宫廷政治史话-中国史话-055
25
奥斯威辛之后
6
这就是奥斯维辛
14
黑夜
24
《伦理学》导读
1
活出生命的意义(新版)
35
这是不是个人
33
查尔斯·泰勒的哲学人类学思想
78
现代社会想象
2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1
天真的人类学家
21
蒼井空現象學
4
自我的根源
1
本真性的伦理
71
艺术与诸众
2
江村经济
6
无声的语言
2
圖解希臘三哲
1
人类活动中的理性
1
了凡四训
1
好好讲道理
6
拥抱逝水年华
4
亚里士多德
8
柏拉图十讲
7
梭罗
3
作为文化的传播
10
破窗效应
1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3
生命的单行道
12
论宗教宽容
1
历法
9
凡路同行
1
温柔与激情
1
情画未了
12
教育过程
11
教育的目的
12
教学论
7
无声无光集
2
万维网的定律
5
第七天
2
旧制度与大革命
1
货币的非国家化
3
隐藏的逻辑
1
自由宪章
10
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