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eyちた가지对《万万没想到》的笔记(46)

万万没想到
  • 书名: 万万没想到
  • 作者: 李天飞
  • 副标题: 《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 页数: 761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11
  • 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精力集中地去想一件事,其效能是很强大很强大的。就算是在我们凡夫俗子,当我们集中精力去想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也有失控的时候。譬如,有五万块钱忽然莫名其妙的从你卡里消失了,你的脑子里会不会整天地转着这件事?茶不思饭不想,最后闹出病来的都有。又譬如每天只在你耳边反反复复放同一首歌,比如《恭喜恭喜》,每天放12个小时,连续放上七天,你想想你是什么滋味?可见这颗心包孕的巨大力量,是多么能影响到我们的身体。
    引自 第二讲 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 16
    所以内丹术从头到尾就是修心。这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含义。灵台,指心,出自《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心处于胸中一寸见方之处,所以又叫方寸(有时也将脑部“元神”所居之处称为方寸)。斜月,指心字的斜钩。三星,指心字的三点。道教内丹著作《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偃月炉图》:“三点如星势,横钩似月斜。”今天我们调节心理状态,无非是心灵鸡汤或心理安慰,这些凡夫俗子的把戏都low爆了!假如能把心修炼得对丢了五万块钱泰然处之,对噪音似若不闻,这就特么就是半个神仙!
    引自 第二讲 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 16
    2022-03-01 17:59:33 回应
  • 齐天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前后本领不一,完全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观众出于不同的目的,加在他身上的命运。今天的《西游记》故事,就很像一块一层层浇上的奶油蛋糕,它在几百年的流传中,至少叠加了三层:第一层,是最古老的,是一些宣扬佛教的故事;第二层,是后来全真道士们为了讲内丹加入的;第三层,是另一些和民间信仰有关的人士加入的。其实可能还有第四层,贫道以后会提到。而且蛋糕上的奶油,放时间长了是会化的……西游故事从玄奘大师开始,到现在都一千多年了,您想想,这几层奶油会化成什么样子?如果不做一番研究,当然很难分出层来了。
    引自 第五讲 齐天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 …… 41
    2022-03-01 20:46:29 回应
  • 大圣你的六个兄弟在哪里
    今天的《西游记》里,前面的齐天大圣和后面的孙行者,是两套故事系统里的,是两拨作者写的,本来不是一个猴(新朋友可翻到本页下方,看第五讲和号外篇),是硬拧到一起的。今天贫道更要再爆料:就算是大家都熟悉的“齐天大圣”,在早期猴精故事里,也不是一个猴!这个猴的各种早期故事,比如偷仙丹、御酒,是齐天大圣干的;保唐僧取经,是通天大圣干的;名叫孙行者的,是耍耍三郎;被压在龟山(五行山)底下的,是巫支祇圣母(这里就是个母猴,我们要单独讲);今天的《西游记》,集中火力,都给编到一个猴子身上去了,名字也固定下来了,就是今天的“齐天大圣”。
    引自 第六讲 大圣你的六个兄弟在哪里 ………………………………… 47
    当人们开始喜欢一个文学形象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开始吸取各路英雄好汉的相似故事。就像炼成了吸星大法一样!像解缙、纪晓岚、阿凡提、诸葛亮、包公、鲁班,都是这种人物,人们喜欢把相关的有趣的事往这些人身上编,原来的主角反倒淹没了。对于人类,我们能理解;但是换成猴,我们就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了。
    引自 第六讲 大圣你的六个兄弟在哪里 ………………………………… 47
    2022-03-01 20:58:16 回应
  • 老娘才不想嫁给你
    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但会掉仙女(放心,是脚先着地的)。于是,董永就在这大槐树底下和这位仙女“天人合一”了。不久,生了一个男孩,这个故事中的男孩,许多朋友应该猜不到,他就是汉代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引自 第八讲 老娘才不想嫁给你 ………………………………………… 59
    天上二十八宿里,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女宿附近,有一组“扶匡”七星(也写作“筐”),唐宋之际,人们相信天上女宿之扶筐七星掌管蚕桑女工。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这七颗星就是七位仙女了。
    引自 第八讲 老娘才不想嫁给你 ………………………………………… 59
    2022-03-01 21:26:49 回应
  • 《西游记》中DuangDuang的特效是如何做出来的
    我们中原人士,从上古就不太爱编特效剧。我们看本土的神话,都像写意画。细品之下,回味特别的隽永,但是看实际的描写,却非常简略。大家熟知的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还有庄生梦蝶、北冥大鹏也可算,在原文中就是寥寥百十个字而已。这其实是好事,不是坏事,您不觉得这几十个字分量很重吗?只要戳中后人的那个共鸣的点,再多的语言也就没有用了。空间是开放的,作者只是点到为止,想象力是留给读者的。这在古代本来也没什么,但是到了明代,尤其是晚明的那一百来年,当时大众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娱乐至死。他们只喜欢看特效片,看热闹故事,懒得自己去思考、想象。对前人那些寥寥几十个字的隽永故事,不爱看不爱想,也看不懂了!自然就有西游、封神这样的书出来,向当时的“好莱坞”学特效,替他们想象,在他们脑子里跑马圈地。一大批神魔小说是火了,可是国人的思维力,却这样在大片里渐渐萎缩了!
    引自 第九讲 《西游记》中DuangDuang的特效是如何做出来的 ……… 66
    2022-03-01 21:34:35 回应
  • 谁在为玉帝卖命
    如果这样讲《西游记》里的阴谋论,贫道保证讲出N种好玩的解读。比如说,解释一:佛教手腕高明,天庭的兵权已经全面被佛教人士篡夺,他们马上就可以发动政变了。比如说,解释二:玉帝手腕高明,把一堆佛教人士笼络过来替他卖命,而把道教的实力保存了。比如说,解释三:既然二郎神原型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又是玉帝的外甥,那么玉帝派李天王出征,自然是派遣亲家喽。这些解释恐怕怎么说都行吧?当然,当当娱乐来说是可以的。只是有些朋友拿这些解释当成真理去读《西游记》,那果然是一当真你就输了! 许多朋友从《西游记》到处看到了佛道的斗争和阴谋,恐怕是因为太不接地气了,对老百姓的思想,尤其是明代民间的思想太隔阂了!完全是从人物标签上去认识神仙的。比如看见观音,就断定她是佛教的;看见玉帝,就断定他是道教的。这和我们文革的时候看见贫农就说是好人,看见地主就说是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阶级标签理论真的会使人头脑简单化……今天的我们,应该会用多元的、融合的眼光看问题。那紫微大帝贵为道教四御,又列在观音菩萨二十四诸天之内,难道就是道教派到佛教的卧底了?关公既在佛寺里做伽蓝,又在道观里做护法,难道就成了两面派了? 所以很多研读《西游记》的人士,都是这样想问题的。他们的研究方法,就是手里拿一叠事先写好的标签,先给《西游记》里的人物噼噼啪啪贴一圈,这个是佛教的,那个是道教的,有些看上去不清不楚的,就闭着眼摸奖似的抽一条,也给他贴一个。然后据此分析里面的佛道斗争——因为这样分析最省力!
    引自 第十五讲 谁在为玉帝卖命 ………………………………………… 97
    2022-03-02 08:36:03 回应
  • 玉皇大帝的名字和太上老君的住处
    我国的道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当然历代都有道教大师在试图将这些神仙整理清楚,各自归位。但是架不住道教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不停地有新生力量加入进来。比如民间土生土长的一些教派、信仰;以及民间的各种俗神。只要闹出一定的动静,有了灵验的事迹,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就会进入道教的神谱,给他一个地位。我们看,这就是道教的智慧。另外,过去还有一套国家祀典,比如五岳四海、山川风雨之神,这些往往也交给道教去经营。总之,道教是个筐,什么神基本都可以往里装。佛教的菩萨、罗汉,也一样被吸纳到道教中来。 其实任何宗教,只要进入了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佛教,二十四诸天里有紫微大帝。昆明筇竹寺里有一尊“耶稣罗汉”。这是把基督教的信仰都给借来了! 贫道认为,我们读古书,如果思维方式不和古人在一个频道上。那无论古人说什么,我们都会觉得奇怪,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今天大多数青年人,接受的所谓“宗教”概念,基本上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西方人——怎么说呢,脑子比我们死性,特别强调宗教之间的分野,特别的非黑即白,所以一不如意就会打架。但是我们东方人的心态并不这样。据说有人去越南,看到当地人一烧香就是四柱,分别烧给玉帝、佛祖、上帝和圣女贞德。问他们:这能灵吗?答曰:管他呢,总有一个灵的吧!
    引自 第十六讲 玉皇大帝的名字和太上老君的住处 ……………………104
    2022-03-02 08:54:56 回应
  • 《西游记》的“籍贯”问题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想法,就是《西游记》灰常灰常高大上,是伟大的名著。而且教科书还生怕我们不重视,还列举了一大堆意义。但其实要知道,这在古代,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而通俗文学,必然有一批通俗文学的作者。而这些作者如何的创作,心态是什么,我们一定要——起码要努力做到——理解之同情。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想象他们是今天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家,是擅长坐在家里查资料编故事的现代写手。 那么这些人,是如何的创作故事的?贫道讲两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是刘宝瑞先生讲的,他在一段相声里说过。有一位写《三侠五义》的作者,他说他编三侠五义故事,素材就没有出他这个屋子。五鼠,就是他屋里的耗子。房梁上的耗子,他编了个钻天鼠卢方;地上跑的耗子,他编了个彻地鼠韩彰;墙洞里的耗子,他编了个穿山鼠徐庆;下水道的耗子,他编了个翻江鼠蒋平;还有一个金丝笼子里养的小白鼠,所以就编了个锦毛鼠白玉堂。小白鼠一蹬笼子就转,他就编了个白玉堂死在铜网阵里了。南侠御猫展昭是他的瓷猫枕头。北侠欧阳春是他墙上挂的一幅判官。所以欧阳春的形象,就是照着判官钟馗来的;双侠丁兆蕙丁兆兰,就是挂这幅画的两颗钉子。 第二个还是刘宝瑞讲过的《解学士》,讲解缙和蔡太师对对子,其灵感居然需要取决于眼下的事物。比如蔡太师出“铜盆冻冰金镶玉”,解缙看见墙上一幅《夏景图》,才能对“荷叶洒雨翠叠珠”。因为房间里毕竟有很多东西,解缙总能找到灵感。一来二去,蔡太师急了,下令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搬出去,只剩空空如也的房间。然后出上联“风不摇,雨不扫,蟾不叫,钱不掉,一大仙张口笑”,这次难住了解缙,因为房间都搬空了,无处“找题”,忽然发现还有张象棋盘没拿走,立即就对了“车无轮,马无鞍,相无权,炮无烟,二人走红占先”。我们看,这两个故事,不管真假,具有相同的性质,背后隐藏着相似的逻辑。我们知道像才高八斗的解缙,读了一肚子诗书,如何会因为房间搬空而找不到灵感?一位学养深厚的作家创作一部小说,如何需要从自己的房间里找题目?但这两个故事都是传统相声里的,流传了很多年,听众并不觉得它们不合逻辑。这正说明,这两段相声的作者和听众,都是文化不高的底层人士。说者觉得正常,听者也能接受。这种作者们搞创作,他们读的书本来就不多,所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眼前触手可及的事物,是一大灵感来源。这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有海量资料可查的复杂思维方式,是有重大区别的!我们的知识库,建立在书本和信息中;他们的知识库,建立在现实生活中。不了解这个背景,我们就难以理解,锚椗也好,道坛也好,对一位通俗文学作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引自 第十七讲 《西游记》的“籍贯”问题 ……………………………112
    贫道想以一段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来结束本文。贫道不想翻译,大家可以细细品读这段话,看看在语言文字还没有发展、知识信息还没有爆炸的情况下,古圣先贤是用什么样的原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之同情”上古文字,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之同情”起身草根的《西游记》: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引自 第十七讲 《西游记》的“籍贯”问题 ……………………………112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吴承恩是写过一本《西游记》,但那很可能就是一本真正的旅游书。人家是搞户外的,不是文青。那么,是不是吴承恩的著作权就一定被否定了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看,假如说,黄虞稷家里书多到爆,他看不过来,而是想当然地把小说《西游记》划归地理书呢?假如说,黄虞稷这里干脆就抄错了呢?假如说,《淮安府志》就是任性行不行,觉得不著录这部名著实在对不住吴老先生呢?假如说,吴承恩干脆就是个隐藏的很深的全真教信徒呢?这些虽然可能性很小,毕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况且,还有其他一些证据。所以,我们既不能说一定是,也不能说一定不是。只能说,确定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的时机,还未成熟。毕竟,正方提出一个候选人,反方虽然驳来驳去,却拿不出一个新的候选人来。学界尽可争论,而出版社碰上一定要署一个作者在封面的时候,也尽可遵循成例。但最好还是给读者讲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很多朋友愿意接受一个现成的答案,教科书上也乐意写一个现成的答案。但是历史上的悬案多得很,只能等待新材料的发现了。
    引自 第十七讲 《西游记》的“籍贯”问题 ……………………………112
    2022-03-02 08:59:06 回应
  •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造反吗?
    有些人喜欢从《西游记》中读出,孙悟空闹天宫,是对玉帝为代表的天庭的压迫的反抗?当然,可以这么讲,但不觉得这是很乏力很无趣的讲法么?人类的反抗,无论是反抗抽税还是反抗拆迁,反抗征兵还是反抗城管,其根本原因,往往都是为了利益。然而孙悟空不同。他几次反天宫,第一次嫌官小,就把桌子推倒,老孙不干。要注意,并不是嫌工资低,也不是嫌工作累,他干得很欢。就是嫌官小。所以回到花果山,他第一件事,就是自立为齐天大圣。假如官大,他养马也会干。第二次蟠桃会没请他,他觉得不爽,就大搞一场恶作剧,实际上也没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所以我们看,他对天宫的秩序,其实是认同的。所以给他修了齐天大圣府,他就不闹了。包括偷蟠桃、偷御酒、偷仙丹,对他来讲,就是好吃、好玩。第三次推倒丹炉,纵横天宫,也就是为了出气。这是哪门子的被压迫者的反抗? 我们看孙悟空自从学艺回来,第一次剿灭混世魔王,救回小猴,纯属自卫。第二次去傲来国武库里偷兵器,目的也是“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冒犯的由头,无意触怒对方而引起对方的误会),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以孙悟空的本事,如何夺不得傲来国的王位?可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考虑的其实是如何安安全全地“作耍”下去。 然后被招上天宫,封为齐天大圣,他就心满意足。“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这还是“作耍”到天上来了!蟠桃宴骗走赤脚大仙,自己跑到瑶池偷吃东西。难道赤脚大仙是傻子,被放了鸽子不会打听?这更是十足的“作耍”了。孙悟空从瑶池出来,乱走乱撞,跑到兜率宫,还想拜见老君,只是老君正在开会——他真不是来蓄意偷丹的。等跑到丹房才发现金丹,这才起意“尝新”,把丹都偷吃了。所以他酒醒后也后悔:这场祸,比天还大。还是下界为王去吧,于是就跑掉了!等到第二次征讨花果山,九曜星连续挑战,孙悟空既不安排抵抗,也不理睬,只是喝酒作乐。直到九曜打破洞门,义正辞严地谴责:“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加罪,岂不知之?”这如果是正常人,肯定会辩解几句。可孙悟空的回答是极其直截了当的:“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这句话,把九曜星那份正义凛然的劲儿消解得一干二净了。九曜根本无话可接,只能开打。 甚至和二郎神生死相搏的之际,猴哥居然还有闲心跑到灌江口二郎神庙里,大玩了一回cosplay。所以支持孙悟空的上天下地胡折腾的,无非是好玩和任性,我们从他的行事中,只看出各种偶然、随性,看不出任何深思熟虑的计划和逻辑在!
    引自 第十八讲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造反吗? ………………………121
    所以说,孙悟空一直活得很真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小朋友一样可爱,所以也难怪小朋友们没有不喜欢孙悟空的。他想要什么,就毫无顾忌地去要或偷——他真的不觉得那样不好;想反对谁,就真的抽出棍子就打。这条金箍棒,也正是他一颗真心的象征。所以才说“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然而他无事的时候,和身边的人也非常友好,所谓“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无论是普天星相,还是地下妖魔,他都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毫不分生熟贵贱。事实上他虽然反了天宫,后来西天路上他到哪里去请天上的神仙,都是随叫随到,谁也不曾和他为难。 孙悟空是很真实地、童真地活着,但是我们看,天界诸神,反倒喜欢把自己包裹在一层言不由衷的外壳里了。对他回护的,对他有敌意的,都不停地往他身上加各种理由!只要加以了一种理由,一种意义,就师出有名,或者招抚有方了。 不信我们可以看看每一次打斗前的对话。比如巨灵神骂他“欺心的猢狲”,九曜星谴责他“犯了十恶之罪”,王灵官说“你莫猖狂”,就是木叉也说“我见你猖獗,特来擒你”。其实大家不觉得这里其实有问题的吗?这些人其实都是奉旨行事的,但必须加一个十恶、欺心、猖狂、猖獗……的罪名,大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围而诛之了。太白金星理由是“念生化之慈恩”、“那猴出言不知大小”,于是可以顺理成章地招而养之了。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将要做一件什么事,必先给自己找个理由。而且是很宏大的理由。然而这正是本心被掩盖的第一步——不愿直接面对本心。我们看孙悟空是不给自己找理由的。如果有,也只是“作耍”。他取经路上,也是这样的。
    引自 第十八讲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造反吗? ………………………121
    我们的教科书和天天听到的媒体说教,有一种特别牛叉的能力,就是它能把一切有趣搞成无趣,能把一切温情搞成煽情,能把一切人性搞成神性,能把一切真诚搞成忠诚!这种法力,比《西游记》任何一种法力都厉害!无论讲什么,都不忘附上一大堆意义,这个是鞭挞丑恶的,那个是体现大无畏精神的……久而久之,很多朋友的思维方式,也就喜欢往这些意义上靠拢。于是,他们成熟了,标志就是学会了无趣,学会了煽情,学会了用神和鬼区分旁人——就是不会把旁人当人看!当然,也学会了口头上言不由衷的忠诚,就像那些天宫诸神一样。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什么目的性。而不是像孙悟空这样说干就干。 有一个年轻的学生追着我问:“老师,《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说:“没有。概括不出来。”他很受伤地说:“真的没有吗?我们小学语文不就概括中心思想吗?这么大一部书怎么就没有,怎么就没有?”我说:“它怎么就必须有!《西游记》是为你语文老师写的?” 好吧,孩子不怨你,你年纪轻轻,已经被这些重大的意义,整形得太久了。学课文,要有意义;学政治,要有意义;学历史,一届二届三届乃至N届大会,都得背一个意义。十年寒窗,已经把你整形成一个长得有意义的人!你可能忘记了,世界上还有纯粹的喜好、乐趣这回事。今天还有给孩子报书法班、报钢琴班,各种培训班的,有多少真正出于兴趣,出于原始的动力?有多少只是为了人前的显耀,或者升学的砝码,或者家长的谈资,或者仅仅出于不被边缘化的顾虑?孩子的本心呢?兴趣呢?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呢?这些最真实的、最原始的,还不足以构成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可爱的人的原动力吗?
    引自 第十八讲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造反吗? ………………………121
    2022-03-02 10:00:30 回应
  • “俺那里把你哄”
    我们一定一定要理解明代人!他们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只会念四书五经的呆子。那帮人——简直了,脑洞开得只比我们大,不比我们小。他们什么都敢嘲笑,什么都敢解构,而且,外来的各种好玩的东东,他们也轻松愉快地吸收。这一点,比后来整个清朝的死气沉沉要绚烂夺目多了。
    引自 第十九讲 “俺那里把你哄” ………………………………………130
    2022-03-02 10:16:13 回应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Coneyちた가지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761条 )

Beyond Happiness
45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4
剑气书香
24
爱与寂寞
24
情人箭(上下)
53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
92
孤星传
60
野火春风斗古城
26
湘妃剑
44
奇想博物志
23
浣花洗剑录(上下)
60
白蛇全传
66
大旗英雄传(上下)
61
春天与阿修罗
76
失魂引
20
来自情天 去由情地
21
剑客行
62
Mistress of All Evil
39
剑毒梅香
62
飘香剑雨
133
变形记
103
月异星邪
17
列那狐的故事
28
苍穹神剑
12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8
游侠录
8
护花铃
22
小王子三部曲
11
彩环曲
12
六朝文学史
33
大地飞鹰
46
醒世姻缘传
104
英雄无泪
19
极乐鸟与蜗牛
28
血鹦鹉
30
巴比伦空中花园
42
猎鹰·赌局
14
Wonder
127
绝不低头
14
李商隐诗歌
38
碧血洗银枪
40
橄榄成渣
53
七星龙王
25
山月记
12
名剑风流
40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5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19
风铃中的刀声
31
无所事事的艺术
13
白玉老虎
74
语言的30个小秘密
32
三少爷的剑
46
新凤霞回忆录
53
大人物
32
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17
欢乐英雄(上下)
47
东坡志林
29
圆月弯刀
32
Being Zen
22
流星·蝴蝶·剑
31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非洲(全两册)
42
绝代双骄
6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全两册)
32
武林外史(上中下)
37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
21
火并萧十一郎
3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芬兰
20
萧十一郎
25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
38
七种武器 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28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德意志
3
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
2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
20
七种武器 2:碧玉刀·多情环
1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
32
七种武器 1:长生剑·孔雀翎
13
詹姆斯与大仙桃
17
陆小凤传奇7:剑神一笑
15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8
陆小凤传奇6:凤舞九天
21
世界冠军丹尼
18
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
18
魔法手指
1
陆小凤传奇4:银钩赌坊
11
玛蒂尔达
7
陆小凤传奇3:决战前后
12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
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
6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3
陆小凤传奇1:金鹏王朝
9
好心眼儿巨人
7
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21
好小子-童年故事
8
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
12
独闯天下
6
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15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2
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3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
楚留香传奇系列
22
五日谈(全5册)
11
法语单词“源”来如此
24
小李飞刀4:天涯·明月·刀 飞刀又见飞刀(上下)
18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
6
小李飞刀3:九月鹰飞(上下)
19
谁在导演世界
5
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上下)
24
一只想当猫的狗
4
真假舒克
7
会说话的门
3
克里希那穆提传
21
被颠覆的文明
48
小李飞刀1:多情剑客无情剑(上中下)
48
The Remains of the Day
1
窗边的小豆豆
32
为孩子解读《西游记》
25
号令群神
11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61
人造美人
27
日本的童话
5
Number the Stars
20
道林·格雷的画像
21
女巫
1
红楼梦里的情商课
20
爱的艺术
9
喀耳刻
29
东京奇谭集
6
水是故乡甜
3
时空之外
25
狐媚记
1
子不语
3
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
6
西方语言学流派
14
红楼梦忆
3
周迅·自在人间
2
唐诗可以这样读
6
你一年的8760小时(升级版)
9
司棋
12
生命的不可思议
20
青春的场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