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eyちた가지对《周迅·自在人间》的笔记(2)

周迅·自在人间
  • 书名: 周迅·自在人间
  • 作者: 周迅/Lens
  • 页数: 360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9-1
  • 透明的周迅 / 生活的周迅
    相貌是随机调配的,老天随手一抹,人就可以极不平凡。但你要真的惹人喜爱,必须具备其他能力。
    引自 008 陈国富 | 尚且说不尽 ( 代序)
    演员的任务是以假乱真,让观众同情、让观众仰望、让观众参与拯救世界。在戏剧舞台上,好的表演非常迷人,蛊惑作用一直悄悄地进行,使得观者难以自拔,往往察觉不出其过程的欺诈。好的表演就是超逼真的作假,让爱更爱,比恨更恨,真实更加真实。观众不想看一般的零碎生活,他们渴求加强版的、美化版的再现。
    引自 008 陈国富 | 尚且说不尽 ( 代序)
    “小时候的那种感性,那种冲动,随着你的年龄变大,不是你自己不愿意,而是身体把你拉下来了,就是要让你回归到一种理性状态,必须要做取舍。一旦把身体搞坏了,一个是浪费你的天赋,一个是这件事不能很好地继续下去,还有一个就是身边的人,尤其是我妈,会疯掉。她早就让我不要干了。”
    引自 016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回头看去,变化也在那两年酝酿着,身在庐山者,尚无法全然知晓。
    引自 016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她常常说自己记性不好,很多过去都没有办法线性地整理起来。她更关注瞬间,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在不断的变化中捕捉自己的感受。她的身体里贮藏了无数鲜活的瞬间,因为一张照片、一段影像、一个声音而复活,然而,更多的时候,她只是把它们释放在另一个表演的时空里。可能在唐朝,可能在沙漠,可能是公主,可能是妖异。她的生活是跳跃的,被这些戏切碎,也被它们充满。
    引自 016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我不那么爱读书。我不喜欢物理,所以就选择了舞蹈学校。但是拍了电影以后我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喜欢舞蹈。
    引自 024 对话周迅 | 人这个东西挺难搞清楚的
    问:你小时候对自己有自信吗? 答:没有。我从小就害羞,因为从小结巴,就更害羞了。 问:不过你在镜头前的感觉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答:部分人眼里吧。还有部分人肯定觉得她怎么就红了? 问:你知道有人这么想吗? 答:肯定有的。我都有啊,我看一些演员,就纳闷儿啊。
    引自 024 对话周迅 | 人这个东西挺难搞清楚的
    “我心目中的家结构简单,有情、有爱。推开家门,一种温暖弥漫四处,有人递冒着热气的粥。夏季的傍晚,心爱的人拉着我的手,和着轻柔的晚风惬意地在灯下散步。捧一个大西瓜回家,一人ー半,坐在沙发上,一边挖西瓜一边看电视,嬉笑着,打闹着,幸福着……这就是最真实的家庭生活。”
    引自 024 对话周迅 | 人这个东西挺难搞清楚的
    问周迅,提到“家”这个字,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景象。她答:“爸妈。”“我们家是挺公平、挺讲理的。家呢,你要沟通。”
    引自 032 家呢,你要沟通
    像很多妈妈一样,周迅妈妈最熟悉的,都是周迅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了,墨鱼、梅干菜饼、丝瓜、豆腐、馄饨……周迅最近爱做饭了,“到了这个年龄,就自然地想把妈妈做菜的味道留下来”。
    引自 032 家呢,你要沟通
    周迅容易忘事,好多东西都会记不得。但又念旧。有一年,她把家从北京郊区搬回城里,不仅延续了原来的装修风格,还买了和老房子一样的地板,踩在那上面,她才会得安心。房子里的布置,其实是常常更换的,因为她希望保持生动。但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在标识着一种家的感觉。
    引自 032 家呢,你要沟通
    父母的很多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爸妈给我的教育就是生活简单,待人柔和,不给人添麻烦。”
    引自 032 家呢,你要沟通
    有一次,从北京回来,她请我吃饭,说:钱老师,我唱歌了。我说,你这个公鸭嗓子还唱歌? 很多年后,她出了专辑,郑重其事地签好名,寄过来。 我很认真地听了。她不是靠技巧,而是靠那种情感去打动你。她演戏也不是很张扬的。开始,她跟我说拍《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我一看:就是周迅,一点都没变。但看到《大明宫词》跟《橘子红了》,就觉得:上一个台阶了。《橘子红了》里面那种很压抑的个性,和她本人完全不一样,她都能刻画出来。她对生活的理解超过一般人了。
    引自 036 钱豫强 | 她差一点就被淹没了
    她的生活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她不想让自己过得太安定,这样才会有一种激励她往前发展的动力。但是我觉得她对家还是挺渴望的,后来经济好了也是买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住。
    引自 040 沈畅 | 她不想让自己过得太安定
    “艺人容易学佛,因为这个行业跟佛学的很多道理相通”,沈畅说,“演戏是虚的,一切都是想象出来的;得到的回馈也是虚的,大家的掌声、认可,都很难抓住,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你真的演进去了,你会觉得虚的东西是真实的,那也很痛苦,因为它很快会变。这个人红,大家就喜欢这个人,那个人红,大家又喜欢那个人,你要有自己的认知过程。” 沈畅是看着周迅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不是迷信,信是她对美好的追求吧,她希望世界是美好的。她小时可能没有太大安全感,但是我觉得她现在应该有了。而且有能力保护别人了。”
    引自 040 沈畅 | 她不想让自己过得太安定
    她喜欢香水、香薰这些东西,她活在一个自己营造的氛围里,视觉嗅觉要被包裹。
    引自 048 黄觉 | 她不会让自己生活失控
    小周身上的灵气是来自于江南风土,她有自己完整的一套对事物的理解,对作品的直觉和看法。 日常生活中,她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来自南方的姑娘,但又有很强烈的北方人的脾气和质感。 在银幕上,你会发现她有一种对手戏演员都不太接得住的气场。如果她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她的心力、意志力,她的那种坚持,都非常人可比。
    引自 062 黄烽 | 想要简单时,她可以非常简单
    很多人谈起周迅,都会提到她的热情,简单,喜欢照顾人,而且多年来,变化很少。周迅自己说,这是因为周围的人把她保护得很好。她的身边总是有些严肃、精明、强硬的人,但他们在她面前会展露出柔软的一面,喜欢她,保护她。
    引自 062 黄烽 | 想要简单时,她可以非常简单
    回想起来,这十几年她肯定往上走太多了。但过程中还是觉得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变化。从早到晚,我们周围的朋友圈总有她点赞。大到世界和平、佛陀降生纪念日、人类的共同梦想,小到吃个枣儿暖胃,她全转。你就知道她这段时间闲了,我俩就乐一一闲的。她在群里发特别逗的小视频,说早安,说晚安,活跃气氛,我们刚认识她的时候,她是一个那么害羞的人,需要别人活跃她。她现在开朗了,我们都希望她能这样,不要跟自己较劲,拥有幸福的生活。
    引自 078 火星电台 | 她对自己没有什么目标,她想帮助别人
    “我喜欢烧檀香,每天下了班,去澡堂洗完澡回来,进门就点一炷檀香。我有一个小录音机,在香味中看着歌单跟录音机学唱歌,生活就是那么简单。那是一种特别宁静的感觉。”
    引自 092 喜欢自然的味道、有山的地方
    “在你的所有感官中,只有嗅觉无法表达、无法描述,那样缥缈又那样清晰。无法用语言形容也很难用肢体演绎,但它的奇妙只在于一旦你触碰就再也无法忘记。”周迅说。
    引自 092 喜欢自然的味道、有山的地方
    “她是打心眼里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见到孩子们她就化了。看见小孩,她都是一下子先蹲下,笑容和平时都不样。”
    引自 108 给小孩
    “我希望成为一个心里平静的人。这个问题和婚烟无关,和是否结婚无关,和事业无关,这是人面对生命的问题,是怎么和生命相处的问题。”
    引自 上编:透明的周迅/生活的周迅
    2021-05-05 18:00:40 3人喜欢 回应
  • 假扮的周迅 / 演员的周迅
    “演员是一个杯子,我自己在拍戏之前就把这个杯子洗干净,你要倒什么就倒什么呗。我觉得演员是有责任保持天真和干净的。”
    引自 下编:假扮的周迅/演员的周迅
    “我小时候看了国内引进的所有电影,印度的、法国的、美国的、朝鲜的,黑白片、歌舞片……我也喜欢纪录片,你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那个情感是特别真实的。忘记设计,忠于当下的反应。我努力试图让自己成为ー个纪录片演员,纪录片是最能打动我的,因为里面发生的东西没有预知性,而且里面人的情感都是真实的。”
    引自 124 成为一个纪录片演员
    以前也不是说离不开那个角色,而是离不开大家相处的那个氛围,大家很开心、很友好地相处……拍电影就是行为艺术,就是莫名其妙的,一些喜欢演的、喜欢导的、喜欢拍的、喜欢录的………凑一块儿,电影就是一个行为艺术。
    引自 130 对话周迅 | 电影就是一个行为艺术
    从电影史来说,胶片感光度提升、现场灯光减弱以后,一些对灯光敏感的演员就被淘汰了;等到低噪音摄影机出来以后,一批对摄影机噪音敏感的演员又被淘汰了。特别奇怪,实际上是一种机械暗示,历史就这样一批批地筛人。
    引自 140 娄烨 | 最好的演员都是天生的
    你能感觉到她的敏感度,她作为ー个演员的调动方式真是非常少有的,只有非常好的演员才能调动她的整个生活状况来塑造形象,而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也不是每个演员都敢这么做,因为调动内部记忆,实际上是具有伤害性的,比如情感记忆,有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必须要勇敢。
    引自 140 娄烨 | 最好的演员都是天生的
    实际上就是得感到快乐嘛,这个片子首先得是你想做的一个东西。你要做你想做的东西,把它变成一部电影,那个快乐真是无法形容。
    引自 140 娄烨 | 最好的演员都是天生的
    我拍《颐和园》的时候已经看过《苏州河》,喜欢娄烨导演和周迅。在图们刚开机的时候我感觉导演对我不满意,我等了很多天鼓起勇气问娄烨:“导演,我感觉你对我不满意。”我想问我比周迅差在哪里,娄烨想了半天说:“她比你自由。”这句话为什么十三年后我还依然记得?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我必须要承认娄烨说得是对的,周迅是自由的!那种不需要任何院校教育不需要任何表演训练就可以拥有的表演自由,我不能说我的母校教育错了我,是我天生不具备她的自由。很长一段时间我恨我自己又有些嫉妒周迅的自由,我把周迅所有的作品都仔细看了一遍,因为我要学着自由!由爱生恨是恋人之间出现的问题,可是我对照片里的小人儿却恨了起来,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哈哈。直到《李米的猜想》,我又默默地服了,这个被大家称为精灵的演员修成了仙儿!她的朴实、她的放下是摆在我眼前的,她或许从来都不是自己,而是任何一个她饰演的角色,她的自由是借由周迅这个名字自由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吧?
    引自 148 郝蕾 | 周迅是自由的
    说小周有时很难从戏里走出来,其实也没必要。你走哪儿去呢?你演的戏和你经过的生活,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你不管它就好了,反正你就往前走。 我希望她开心,人生的成功比作为一个艺人的成功要重要,她坠入凡间就过凡间的生活。我们男孩子小时候都觉得自己会练成绝世武功,最后也没练成,练了一身肥肉,麻烦了。
    引自 152 黄磊 | 我们是对手之间的信任
    周迅在摄制组长大,每一个摄制组都是一个小社会,每个社会的氛围都不一样,有些有营养,你怎么汲取,有些是没有营养的,要判断。这种判断力也要培养,你分不出好坏,基本上就别干了。
    引自 156 李少红 | 她从一开始就能看到未来
    这件事她很有感触。后来她谨慎起来,不能做的事情就直接拒绝。我说你跟社会一定要有契约关系,答应了一定要做。你说“不”,这个不错,但是你说“行”,又不干,事情就很难办。
    引自 156 李少红 | 她从一开始就能看到未来
    她还是在坚守她最早对电影的初心,她是演技派,年龄的制约性不强,老太太她也能演,归亚蕾老师,到了晚年戏多好呀,炉火纯青。这些前辈对她都有影响,她一开始跟亚蕾老师拍戏,她能看到未来,不会有青春的危机感。
    引自 156 李少红 | 她从一开始就能看到未来
    我不是一个善于送礼物的人,我能送给她的就是电影和角色,让大家都能记得她的角色。有机会我还是想跟她拍电影的,因为这样的合作很难得,尤其是出去多了,就会很珍惜这种关系。我们是因为电影而结缘的,她的人生和我的人生,因为电影而交汇在一起。
    引自 156 李少红 | 她从一开始就能看到未来
    周迅总是希望时间永远留在某个时候。很多年后见到,她还说记得杀青那一天是怎样怎样。我也曾是那样的。我说她太感性,太重感情,总是弄得很戏剧化,我也曾是那样的。但有时就觉得要长大了,不能永远停留在那个状态,眷恋那个状态,不想往前走。
    引自 168 陈可辛 | 她很真实,但不够狠
    如果你站在一个很天真的角度,反而不行,因为这世界本来不是这样的。
    引自 168 陈可辛 | 她很真实,但不够狠
    如果能够直面人性的缺点、弱点,其实可以更正面地去看人生。因为你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谁都是这样。
    引自 168 陈可辛 | 她很真实,但不够狠
    你只是逃避而已。你要面对现实,不可能独善其身。
    引自 168 陈可辛 | 她很真实,但不够狠
    周迅身上好像有一种不用沟通的东西,我们什么都可以聊,也可以不讲话。她是有一点菩萨心的那种,后来我看到她做了很多事情,公益、环保,在很红的时候无偿帮助艺术家。我观察她的眼神,看看什么时候她最迷人的那种东西出现——我的造型就会让你看到她的那个东西。
    引自 172 叶锦添 | 她得有一点自由,吊儿郎当的那种
    她那时候跟我相对熟,所有的事情都跟我沟通,包括她的感情、痛苦、成长经历、家人、工作………我感觉她是一个很能把自己表达出来的人,不像我,可能你跟我认识了三年,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她是比较往外的,简单说就是她不装,不太藏得住,也没有办法收得很好。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我考虑这种事情有两个角度:一是我会习惯性地先把事情想难,我不会给自己打鸡血,觉得我X这下牛X了。我是想,要把这个事情做成,一定有很多坎要过,否则稀里糊涂地弄完了,却不是你想要的结果,最常发生的就是这种情况。另外一个是我对跟我很近的人会比对其他人苛刻,我希望咱们不要丢脸。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她演戏靠的完全是真情实感,如果她没有彻底感受到这个角色,就完全没有办法演。她只能先把那种东西咀嚼、咽下去、吸收,变成血液、能量和糖分,才能表现出来,我在她的银幕角色里,总能看到蛛丝马迹。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可是你说她不像大明星吗?正因为她具备了这样的天性,所以她是个大明星。有些人可能谨小慎微地努力地想要去演大明星,但是非常露怯,而她是浑然天成的,在这方面她很省力,不需要使劲。她到哪儿去都是她自己,在任何角色里都是她自己,她就是这样,自带的气场让她成为ー个独一无二的人。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她的性格里有挥霍的成分,而且我相信,很多有成就的演员都具备这种特质。 她不留余地,你跟一个不留余地的人怎么较劲?那一定是你输,她根本不在乎,随便,我的意思是,在关键的事情上,你跟她没有办法拼。比较典型的就是她谈恋爱,全部都是这样,看似每次都是她输,其实每次都是她赢。她想要什么她很清楚,那之后的东西,第二顺位的东西,已经好几条街远了。只要她认定了一个事情,她就只有这一件事情要完成,只有这一件事情重要,那一定是无敌的了。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她也可以短暂地尽情投入到某个小确幸里,可以说,她时时刻刻在寻找这样一种东西。对于她来说,美好的事物是无常人生片刻的解药。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几年前,我觉得她可以去演一个《蒂凡尼的早餐》那样的片子,她没必要再去扮演一些很悲苦的角色,可以去做一些貌似圆满,但背后有感悟和沧桑的表演。毕竟我们做作品不仅仅只是在宣泄,我们是在打动和抚慰观众,一个艺术家最后一定都有这样的使命。所以周迅也不用再去寻找那么贴近自己的角色,挖掘生命的真相,她也可以把真相包装在一个貌似世俗的作品里面。 人与人交往到最后,都是不用讲道理的,都是“因为你是我哥们儿,所以我挺你”。我有时候会貌似理性地提醒周迅这那,但我这么做也只是在扮演那个理性的角色,实际情况是,因为有感情,所以我要保护她,我需要提醒她别伤得太狠。
    引自 188 陈国富 | 她一定有种寂寞感
    “这就是演员痛苦的地方,她看似主动,其实非常被动,她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剧本、主创、剪辑、片场的环境和氛围。相比之下,我们做幕后的人就有这种主动性,这是我们幸运的地方。我知道有些导演和制片人不是真的喜欢演员,他们只是必须跟演员配合,他们心里面、转过身去,是不喜欢的。我发自内心地喜欢演员,虽然有的时候也觉得蛮烦,因为演员一定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我愿意捧演员,我心里想的所有东西都是透过他们去表现的,我不会说导演手法和制作的苦心,我会把所有感情和精力都灌注在演员身上,演员发光发亮,其实就是对我的肯定,我希望我的演员都不要垮掉。”陈国富说。
    引自 204 《画皮2》的化妆
    当时确实玩命,但是我觉得想拍好就得那样。你要塑造出那样一个人物,一定得无所畏惧。而且创作出了好东西,那种愉悦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跟酬金多少,待遇怎么样,有几个助理……跟这些都没有关系。有的人就是享受创作的乐趣,说得酸一点,这是你的生命之火啊。你活着就是因为这个东西能让你觉得搞这一行特别有价值,你拍出了你想象中的甚至是你没有想象到的光彩。
    引自 220 曹保平 | 她需要那种巨大的爆发力和撕裂感
    虽然这部戏我所记住的大多数是悲惨的时刻,但是一些瞬间也像小说和诗一样留在记忆中。 我们拍抢劫出去的那一部分戏时,离开昆明到元谋去拍了半个多月。元谋是云南的一个县,每天晚上路灯都是黄黄的,街两边是一家一家的小饭馆,很安静。每天晚上我们都出来,大家一起在那儿吃洋芋鸡。收工回来,洗完澡,坐在马路边上,看着偶尔一辆车“哗”地过去,然后不急不躁地聊着天,谈今天拍的,明天要拍的。 那段时间挺好的。拍到后来大家都很躁,想着拍完赶紧回家了,元谋那边的戏却很像生活,每天很舒服或很沮丧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就坐在那儿吃点东西、聊聊天,挺好的。
    引自 220 曹保平 | 她需要那种巨大的爆发力和撕裂感
    她看这些纪录片,她在里面去感受各种人生,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在学习,无形中她就吸收了。
    引自 226 郑晓龙 | 她在角色上的美,是她个性的美
    其实,台词只是在做表达,情感到了,说那个词句的时侯就不会觉得膈应。因为她情感特别真,反而会觉得这个台词挺棒的。 有时候,演员老觉得拿到的台词说不出口,写得不好,但好演员就能把不那么准确的台词,变得准确、生动,能让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变成鲜活有力的。
    引自 234 汪俊 | 她演戏的节奏,跟导演的呼吸是一样的
    她是需要在剧组待着的,不拍戏在家时会特别烦。
    引自 234 汪俊 | 她演戏的节奏,跟导演的呼吸是一样的
    她不用去想办法解大家都有的、并非她特殊的问题,而是要顺其自然一点。她是那种人:如果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东西,她也不要。因为,最好的东西——一个角色,一个灵感,友情,爱情——都是不能刻意的。如果只要求及格就OK,那是可以刻意去找或者去钻营的。但她想要的东西都是天给的,越想它它就越不来。
    引自 250 许鞍华 | 她有一种梦想女孩的气质
    她知道电影是有逻辑的,而生活没有。一切都会改变,飞快地改变。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她尽量把旅馆当成家。依靠一些熟悉的东西和生活习惯。拍完戏,回到房间,听听音乐,想象自己可能正在某个地方,但真要是旅行去了那些地方,她可能也仍然是房间里睡睡觉、发发呆而已。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周迅和赵薇在拍摄间隙闲聊。 “我们那部戏特别开心。有一天我们在一块儿喝酒聊天,然后天亮了,和国富老师,我们仨出去散步,看到一片蔷薇花,然后我们俩就在那儿各种互拍。国富就在那看着我们,'两个大傻子'那种表情。非常美好的早晨。”周迅回忆说。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我们在车上聊天,然后下雨了,我们就冲出去了,就是兴致到那儿了。你看我们都还带着妆呢。”周迅说,“灯光师看我们聊天,还给我们留了ー个灯。”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虽然不爱运动,但现在她还是会尽量多一些快走,偶尔做做瑜伽。她形容自己的生活变成了“日光性动物”:“夜店不去了,吵ー点的酒吧也不去了,基本都约朋友在家里,或者去固定的几个餐厅,太阳好的时候去走走路,听听音乐。”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在周迅的回忆里,很多玩乐时刻,其实都是工作的间隙而已。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我们什么也留不住,只能与那千变万化的瞬间起舞。”
    引自 258 拍戏就是她的生活
    我觉得她这个人非常有力量,充满诗意又美丽。她是那种罕有的,能够将纯净、真挚和脆弱融于一身的人,一个能够给出那么多东西的人,一个让你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的人。我在艺术圈和娱乐圈行走多年,但是像她那样的艺术家我见得不多。如果她去学建筑或者绘画,她也能很厉害,她有那种能量和热情,她似乎完全是由情感组成的,很让人印象深刻。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有一次我用地图导航,开的是街景模式。车开到一条乡村小路上时,景色忽然从郁郁葱葱的夏季跳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以这种方式看到季节变换太奇妙了。我想是谷歌的街景车于不同季节在这条路上开了两次,而两个数据在这条路上重叠了。我觉得周迅就有点像这种魔法般的风景,她让我们跟随她的情绪神奇地在两个季节之间移动。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周迅说,“我有点喜欢迷幻的东西,比如达利的作品。我不太喜欢非常常规的,像时尚的、新的东西,我喜欢缥缈和奇怪的,要不就是特别传统的。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挺喜欢传统那种留白、禅意的东西。”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周迅不太容易记事儿,对时间尤其不敏感。但因为这套衣服是她喜欢的,就记住了。她的很多记忆都更依赖画面和物品。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在艺术感觉上我更喜欢那种凄美的东西,但在生活上我又特怕有一天自己真的凄美了。”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越长越大的时候,能让人在内心真正感到很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我能够帮助别人,也算是一种自救。”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你能看清很多东西。”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小时候,我只穿黑衣服,只喝可乐,什么都是'只',其他的不接触、不容忍,后来慢慢学会包容,不喜欢的东西也能让你学到东西的。”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学习接受自己。接受自已的结巴。接受自己的坏牌气,接受自己的怪癖……以前太年轻,会忍不住纠正自己,但是现在,慢慢地开始接受自己。”
    引自 286 斯特凡 | 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
    周迅爱喝,但酒量不大。拍《李米的猜想》时,成皓第一次进组,周迅家人都让他看着周迅,所以,每逢酒上来,他就上前抢着喝。有一次醉了,他哭着跟周迅说:“姐,別再喝了。”喝多之后,常被周迅教训——让他多读书,不能犯懒,她说十年前就有人这样教训她,而成皓就是她当初的样子。被关心和絮叨多了,成皓也烦,两人就吵起来。过几天再和好。
    引自 382 成熟和天真 | 三个朋友眼中的反差感
    在文絜看来,这也是年龄带来的理性,“一个人跌跌撞撞成长到现在,就是过去的一个结果。经过与这世界的碰撞,中间不断地自我修正与调整,学习接受每个阶段和过去不一样的自己,而成为更好的人,不是很好吗?”
    引自 382 成熟和天真 | 三个朋友眼中的反差感
    周迅本来是想给这三位朋友出本书,也是给二十多年的光影际遇做个总结。很多前辈、友人的回忆加入进来后,枝连蔓延,郁郁葱葱,已经是对一段共同时光的致意。
    引自 382 成熟和天真 | 三个朋友眼中的反差感
    周迅有一个中国胃,以前去国外吃中餐不方便,她都会在机场买一大包方便面、咸菜类的食物,背着去世界各地。每天吃方便面当工作餐,她就能特别开心。
    引自 382 成熟和天真 | 三个朋友眼中的反差感
    “我是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很多细节的东西我都忘了。”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但倘若你因此就认为她简单,那也不对。毕竟生活给过她那么多甜蜜与考验,她都经历了,也都接受了。她咀嚼这一切,然后吞下去,让它们化为经验和血肉,但事情本身消失了。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可能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擅长归纳、整理、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结论;而另一种只是让事情在身边自然发生,置之不理。周迅显然属于后者,“我不觉得整不整理(记忆)有什么重要。我的记忆几乎都是碎片式的,不是串起来的。”她说。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遗失的记忆给了她某种任性的特权,她可以有无数种理想和可能性,她可以今天在海边酒吧弹贝斯,第二天又说想当街头摄影师,她可以今天喜欢一个什么东西,明天说不喜欢。她可以既真诚又轻盈,既谨慎又口无遮拦。反正都没什么重要。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是记忆,还有钥匙、手机、可能遗失的一切,似乎随时准备两手空空地离开,正如她轻轻袅袅地到来,这种特质让她显得有点脆弱,尽管她本人强大得几乎是个战士。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不太坐得住,可以想象她也不适合过于正襟危坐的场合,过一会儿就得站起来走来走去,攒着一股没处使的劲儿。日常生活中的她像一件没有上釉的瓷器,总让人感觉太素净,需要被装饰,需要一件戏服、一段台词和一些意味深长的往事。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与世界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抵牾,她有一些单纯的小心思,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明亮如少女。“可能是因为脑结构只有那几条是通的。没办法,只有那几条是通的,其他的想挖,它挖不过去啊。”她倒不认为自己是在保持什么,“真的不是,它就是不通。”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说话时会附加许多肢体动作,她在努力描述而非讲述,试图直击重点,但总显得吃力。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她绕开了语言。不过话说回来,能诉诸文字的道理都是很简陋的道理,真正伟大的事实必然是失传的。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最喜欢的演员凯特·布兰切特曾经说“没人能成为他期待成为的那个人,那我就待在期待与真实的缝隙里吧。”布兰切特也说,她会把每一个角色都当成个人经历的放大版本。周迅也待在某个缝隙里吧。就像童年时,她被家人罚站,盯着墙上裂缝,觉得自己是在看天上的闪电。她有一种穿透真实与虚幻、戏剧与日常的天赋。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那么真实,又那么会演。
    引自 348 她丢过的东西太多了……(代跋)

    她在世人面前,仿佛是透明的。 静默如谜,宛若精灵,在千变万化中起舞。 她又扮演了许多让人刻骨铭心的女子, 比爱更敢爱,比恨更敢恨。 这本书和她一起走过的岁月, 仿佛是一部回忆录,又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 总之,借助这本书诞生的过程,她又仿佛重新活过一遍。 生命中的有些东西是会在一瞬间改变的。有一天我拿过去的照片看,发现自己的眼晴变了。里面塞满了很多很多过去没有的东西…… ——周迅

    2021-05-10 16:16:28 1人喜欢 回应

Coneyちた가지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761条 )

Beyond Happiness
45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4
剑气书香
24
爱与寂寞
24
情人箭(上下)
53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
92
孤星传
60
野火春风斗古城
26
湘妃剑
44
奇想博物志
23
浣花洗剑录(上下)
60
白蛇全传
66
大旗英雄传(上下)
61
春天与阿修罗
76
失魂引
20
来自情天 去由情地
21
剑客行
62
Mistress of All Evil
39
剑毒梅香
62
飘香剑雨
133
变形记
103
月异星邪
17
列那狐的故事
28
苍穹神剑
12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8
游侠录
8
护花铃
22
小王子三部曲
11
彩环曲
12
六朝文学史
33
大地飞鹰
46
醒世姻缘传
104
英雄无泪
19
极乐鸟与蜗牛
28
血鹦鹉
30
巴比伦空中花园
42
猎鹰·赌局
14
Wonder
127
绝不低头
14
李商隐诗歌
38
碧血洗银枪
40
橄榄成渣
53
七星龙王
25
山月记
12
名剑风流
40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5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19
风铃中的刀声
31
无所事事的艺术
13
白玉老虎
74
语言的30个小秘密
32
三少爷的剑
46
新凤霞回忆录
53
大人物
32
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17
欢乐英雄(上下)
47
东坡志林
29
圆月弯刀
32
Being Zen
22
流星·蝴蝶·剑
31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非洲(全两册)
42
绝代双骄
6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全两册)
32
武林外史(上中下)
37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
21
火并萧十一郎
3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芬兰
20
萧十一郎
25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
38
七种武器 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28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德意志
3
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
2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
20
七种武器 2:碧玉刀·多情环
1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
32
七种武器 1:长生剑·孔雀翎
13
詹姆斯与大仙桃
17
陆小凤传奇7:剑神一笑
15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8
陆小凤传奇6:凤舞九天
21
世界冠军丹尼
18
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
18
魔法手指
1
陆小凤传奇4:银钩赌坊
11
玛蒂尔达
7
陆小凤传奇3:决战前后
12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
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
6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3
陆小凤传奇1:金鹏王朝
9
好心眼儿巨人
7
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21
好小子-童年故事
8
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
12
独闯天下
6
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15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2
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3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
楚留香传奇系列
22
五日谈(全5册)
11
法语单词“源”来如此
24
小李飞刀4:天涯·明月·刀 飞刀又见飞刀(上下)
18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
6
小李飞刀3:九月鹰飞(上下)
19
谁在导演世界
5
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上下)
24
万万没想到
46
一只想当猫的狗
4
真假舒克
7
会说话的门
3
克里希那穆提传
21
被颠覆的文明
48
小李飞刀1:多情剑客无情剑(上中下)
48
The Remains of the Day
1
窗边的小豆豆
32
为孩子解读《西游记》
25
号令群神
11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61
人造美人
27
日本的童话
5
Number the Stars
20
道林·格雷的画像
21
女巫
1
红楼梦里的情商课
20
爱的艺术
9
喀耳刻
29
东京奇谭集
6
水是故乡甜
3
时空之外
25
狐媚记
1
子不语
3
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
6
西方语言学流派
14
红楼梦忆
3
唐诗可以这样读
6
你一年的8760小时(升级版)
9
司棋
12
生命的不可思议
20
青春的场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