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eyちた가지对《爱与寂寞》的笔记(24)

爱与寂寞
  • 书名: 爱与寂寞
  •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 页数: 221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7-1
  • 作者简介
    他很快就成为坚强无畏、难以归类的导师。他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
    因为真理不在任何人为组织中,而纯属个人了悟,一旦落入组织,人心就开始僵化、定形、软弱、残缺。他的另一项惊人宣布是,他否定了所有过去的通灵经验,认为一切心灵现象都是人类接受传统暗示和过去习性的策动而投射的念相。从此,这位被选为“世界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才真正开始光华四射。
    人人皆有能力靠自己进入自由的了悟领域,而所谓的真相、真理或道,都指向同一境界。
    2023-11-04 13:01:43 回应
  • 人际关系中是否有秩序
    当人际关系里没有秩序时,就像目前的生活,不仅会引起矛盾,也会引起悲伤、忧虑、混乱和冲突。
    秩序是美德,秩序是非常精确、非常纯粹、完全的,而我们正在探寻是否有这样的秩序存在。
    月光是多么美,不是吗?它从树叶中渗出来。还有乌鸦的叫声,伴着夜光!出尘的月亮伴着那些树叶,是多么令人惊喜。看着它,享受一下。
    昨天有人对我说了些不好的话,那不是真的。他所说的话被记录下来,而心灵根据记录来确认这种人与他的行为。当心灵在人际关系中根据侮辱、刺耳的话语、不真实的事来行动,则人际关系里的知识便导致了脱序。对吗?现在,不妨让心灵不要记录这种侮辱或谄媚的感觉,如何?因为对我而言,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不存在,一定会产生脱序。心灵活在秩序中,全然的秩序,像数学秩序中最高的模式般,绝不允许任何分秒中有脱序的阴影存在。而当心灵依据过去关系中的知识行事时,脱序就出现了。所以心灵如何不去记住了受侮辱的经验,而知道这种感觉和谄媚已经发生过?它可不可以让事情发生,而不记录下来,好让心灵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干净、健康和完整的?
    我们的心灵总是在追求快乐:我昨天享用了一顿美食,用餐的愉悦已被记住了,而我还想要更多的经验,明天我要更好或同样的一餐。我已经感受到夕阳的愉悦,或看到树影里的月亮,或远在外海的波涛。美带来了快乐,也就是愉悦。心灵记住了,希望它重现。而想到言之后,反复咀嚼,也希望它重现,这就是你称为的爱。
    人际关系里的脱序显示出没有爱的存在,只剩下服从的时候,便会有脱序的现象发生。所以,当心灵臣服于一种快乐的模式,或自以为是爱时,就无法知道爱是什么。心灵了解到脱序产生的整个过程,便会达到一种秩序,那就是美德,因此这便是爱。它是你的生活,不是我的。如果你不照这种方式生活,你就会很不快乐,你会陷于社会的混乱中,而且永远沉溺于其中。只有知道爱是什么,秩序是什么的人,才跨得出这股洪流。
    2023-11-04 13:11:39 回应
  •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在看到夕阳的时刻,你并没有快乐,你只是看见绝妙的事物,满是光芒、色彩和深度。当你离开回到你的生活中,你的思想说:“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我希望能再有这种经验。”所以,是思想让快乐永存不朽。
    所以必须深入那些问题:快乐、享乐和喜悦是什么?祝福与快乐有关吗?别说有或没有,让我们找出答案。看看那美丽的树、云、水、夕阳、无垠的天空、男人、女人和小孩的脸。沉醉在真正美的事物中,是一大享乐,是一种对不凡、高贵、清明和可爱的事物的欣赏。当你拒绝快乐,你就拒绝了所有对美的知觉。宗教就是拒绝了它。最近我听说,在西方世界,风景画进入了宗教画的领域,然而在中国和东方,风景画和树却一向是被认为是高贵和具有宗教性的。
    所以,有人不知不觉地发现或碰上,没有刻意,这个东西就称为爱,而其他的则不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快乐的性质和思想如何破坏能令人极为喜悦的事时,它就会发生了。喜悦不能够转化成快乐。喜悦是自然产生的,但是当你说:“哦!我很快乐”的时候,你就不再快乐了。
    2023-11-05 22:08:06 回应
  • 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好问?我们渴望知道,我们看到比大人更多的事。如果我们十分清醒,就会观察到大人没有注意到的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心灵更加灵敏、更好奇和更渴望求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学习数学、地理。当我们年纪渐长,心灵变得愈来愈具体化、愈来愈沉重、愈来愈庞大。你有没有注意到,年长的人是多么的有偏见?他们的心灵顽固、不开放,他们以固定的观点来看事情。你现在很年轻,但是如果不警觉,你也会变成那样。
    那些狡猾的人,无法了解爱是什么,因为他们的心灵太犀利、太聪明,因为他们太肤浅——这意味着太表面——而爱是不存在于表面的。
    所以心灵渴望制造模式,陷于模式,因而变得无力、迟钝、愚蠢和不会思考。这种心灵是以“我的”为中心,我占有某些东西的感觉,我是伟人,我是个小人物,我被侮辱,我受到谄媚,我很聪明,我很美丽,或我要有野心,或我是某人的女儿,或某人的儿子。这种“我”的感情,是心灵的核心,也是心灵的本身。所以愈觉得“这是我的”,就愈强化“我是了不起的人”、“我一定很伟大”、“我是个聪明人”或“我是个非常愚蠢无趣的人”的感觉;愈设定模式,就愈显得这个人封闭而无趣。然后就会有痛苦产生,而在其中受苦。之后你就会说:“我要做什么呢?”然后再挣扎地找寻别的东西,来替代除却围绕自己的墙壁——借着思想小心的觉察进入其中了解它。它希望从外界取得什么,然后再封闭自己。逐渐地,心灵变成爱的阻隔。所以不了解生活、不了解心灵,以及不了解行动所依据的思考方式,我们不可能了解爱是什么。
    所以,在比较的时候,愚蠢就出现了。我把你与别人作比较,而在比较时,使得人丧失了尊严。当我没有比较地看着你时,我只关心你,不是关心别人。这种真正对你的关心——没有比较,才会带给人尊严。
    只要心灵在比较,就没有爱,而心灵总是在批判、比较、衡量、找出弱点的所在。所以,只要有比较,就不会有爱。当父母亲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他与其他的孩子作比较;他是他们的孩子,而他们也爱他们的孩子。但是,你想要将自己与更好、更高贵、更富有的事相比,而你就会让自己更缺乏爱。你总是在乎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当心灵变得愈来愈爱比较、愈来愈爱占有、愈来愈爱依赖时,就创造出一个模式而深陷其中。所以,就无法从新鲜的角度看待任何事情。所以,就会毁掉那件事,毁掉生活中的芬芳,而那就是毁掉爱。
    想看看心灵是如何运作:也许,留意它,心灵就会平静些。
    你会被疏忽,你会是累赘,你会被排斥,他们会恨你。所以,还好有爱的感觉,也许乌云密布,也许污秽丑陋,但是仍然有感情,很幸运的是为你和我。否则,你我就无法接受教育,也将不会存在于世上。
    2023-11-06 09:06:56 回应
  •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家庭已经变成一种自我孤立的过程,它已被孤立了,它必须在反对中存在。所以,我们所有的活动导致自我孤立,这样就产生了空虚感;而因为空虚,我们用收音机、喧哗、谈天、闲扯、阅读、知识的获得、尊荣、金钱和社会地位等等来填补。但是这些都是孤立的过程,因此它们只会增强孤立。所以,对大部分的人而言,生活是一种孤立、否认、抗拒、顺从模式的过程;很自然地,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生活,也因此有了孤寂感和挫折感。的确,爱一个人就是要与他沟通,不只在某一特定的程度,而是全面地,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这样的爱。我们只知道爱是种感觉——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成就,而这又是再一次的孤立过程。我们在各方面的生活带来孤立,它是思想和感情上自我封闭的动力,我们偶尔才会和别人沟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重大的问题。
    命名之后你就了解它了吗?喊了我的名字就了解我吗?你只有观察我、和我沟通,才能了解我,但是只是叫着我的名字,说我这个或那个,显然会结束我们之间的交流。同样地,知道寂寞的本质,一定会和它有交流,而你为它命名则不可能了。要了解事物,首先必须停止为它命名。如果你想要全然了解你的孩子——我怀疑——你会怎么做?你看着他、注意他玩耍、观察他、向他学习。换句话说,你爱你想要了解的人。当你爱某些事物,自然会有交流,但爱不是一个字、名字和想法。你不能够爱寂寞,因为你不完全了解它,你怀着恐惧接近它——不是怕它,而是别的东西。你没有想过寂寞是什么,因为你并不真正地了解它。别笑,这不是狡辩。去经历一下我们正在讨论的事,你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
    爱是唯一的改造方法,而爱不是理论,不是信念,它并不遵循任何书籍或社会的规范。
    只有当心灵、思想不再逃避寂寞时,才会找到答案。逃避是孤立的过程,而事情的真相是:只有在有爱的时候,才有交流,寂寞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2023-11-06 09:15:51 回应
  • 爱的可能
    只有在心灵真正地安静时,只有当心灵不再期盼、请求、要求、追寻、占有、嫉妒、恐惧和焦虑时,只有当心灵真正地沉静下来时,才会有爱的可能。只有当心灵不再投射自我、不再追寻它独特的感觉、要求、冲动、隐藏的恐惧,也不再寻求自我实现或被信念束缚时,才会有爱的可能。
    爱不是情绪、不是浪漫主义、不是依赖;而且很难了解那些状况——因为我们的心灵总是阻碍、限制和侵害了它的运作。因此,首先要了解心灵及其方式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将陷在毫不重要的幻想、语言和感觉当中。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念只是一种避风港和逃避;观念变成了信仰,自然避免了完整的生活、完整的行动和正确的想法。要正确地思考、自由、智慧地生活,只有在自我认识变得更深沉、更宽广的时候才有可能。
    2023-11-07 20:10:35 回应
  • 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你的心灵为什么充满了性?因为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因为它是全然忘我的。暂时的,最起码在那个时刻,你可以忘记“自我”——而你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忘记自己。
    有野心的人,不管在灵性上或其他方面,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只有当忘记自己,当“我”不存在时,问题才会消失。而这种自我不存在的状态,不是意志的反应,它不只是反应而已。性变成一种反应,而当心灵试着解决问题时,只有让问题更令人迷惑、更麻烦、更痛苦。所以这种行为不是问题,而是心灵有问题——心灵认为人必须纯洁。纯洁也不是属于心灵。心灵只会压抑自己的活动,而压抑并不是纯洁。纯洁也不是美德,纯洁是不能培养出来的。会培养谦逊的人,一定不是谦逊的人;他可能称他的自傲为谦逊,但他仍是个骄傲的人,而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寻求谦逊的原因。骄傲无法变得谦卑,而且纯洁也不是属于心灵的事——你不能“变得”纯洁。只有在爱的时候,你才会了解纯洁。而爱是不属心灵的,也不是心灵的产物。
    的确,爱不是心灵的产物。这是因为心灵的产物已经充满我们没有爱的心灵。心灵的产物包括嫉妒、羡慕、野心、成名的欲望和追求成功。这些思想充满你的心,然后你说你爱;但是当你有这些令人困惑的因素时,如何能爱?当有烟雾时,如何能有纯粹的火焰?爱不是心灵的产物,爱是解决我们的问题的唯一方法。
    只有当心灵安静下来,才会了解爱,而这种沉静的状态是不需要培养的。培养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训练则是一种心灵的产物,而一种训练、控制、征服、抵抗和解释的思想,不能了解爱。你可以阅读,你可以听别人说什么是爱,但是那不是爱。只有当你放弃心灵的产物,当你的心中没有心灵的产物时,才会有爱。然后你会知道没有分离、没有距离、没有时间、没有恐惧的爱是什么——而那不是为少数人而保留的。爱是没有阶级的,是唯一的爱,只有当你不爱的时候则是例外。当你爱的时候,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火焰,而没有烟雾。
    2023-11-07 20:15:38 回应
  • 如何摆脱恐惧
    活着就要有关联,而没有关系就没有生活。没有任何事物能孤立存在,而只要心灵寻求孤立,就一定会有恐惧。所以,恐惧不是抽象的事物,它只有在和某事有关联时才存在。
    所以我必须非常清楚:我害怕的到底是字、观念还是事实?如果我与事实面对面,没有什么好了解的,事实就在那里,而我可以处理它。但是如果我害怕这个字,那么我就必须了解这个字,深入探究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只有当你了解心灵的全部过程时,才能有爱。爱不是属于心灵,而你不能思考爱。当你说“我想要爱”,你就正在想它,你正在渴望它,这是一种感觉,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你要的不是爱,而是刺激。你需要一种手段以充实你自己,不管是人、工作或特别的刺激等等。的确,那不是爱。爱只有在忘却自我,和借着认识自己以解脱自己时,才会出现。借着认识自己带来了解,以及当心灵的全部过程完全显示出来并得到了解时,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然后你会发现爱无关乎感觉,不是满足的手段。爱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结果。爱是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中,“我”伴随着对它的认知、焦虑和占有都不见了。爱不能只是“自己”的活动,不管有没有意识,它持续地存在着。所以说,了解自我、了解认知的中心是“我”是非常重要的。
    2023-11-08 21:25:40 回应
  • 如何克服寂寞
    我们的一生就是逃离寂寞的全部过程,不是吗?在关系中,我们用他人来掩盖寂寞;我们所做的一切,对知识的追求、经验的累积等,都是一种分心,用来逃避空虚寂寞。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克服寂寞,而要去了解它,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它、正视它,继续地逃跑的话,就无法了解它。
    的确,寂寞和孤独之间是有差别的。寂寞是自我孤立的终点。你愈意识到自己,就愈孤立。而自我意识是孤立的过程。但是孤独不是孤立。只有当寂寞结束时,才有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当外在的影响和内在记忆的影响都已经完全地停止时,或只有当心灵处于这种状态时,它才能了解不朽。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必须了解寂寞、孤立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和它的活动。所以,自我了解是停止孤立的起步,对寂寞也是如此。
    2023-11-09 22:11:12 回应
  •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我”是无法实现的,它总是空虚的。当你完成某些成果的时候,你可能有一些成功、充实的感觉,但当这种感觉离开,你又回到空虚的状态。所以你开始像往常一样,再次追寻相同的过程。
    所以,要了解悲伤,你就必须爱它。也就是说,你必须直接与它交流。如果你完全了解某件事——你的邻居、妻子或任何关系——你必须要接近它。你必须不带任何异议、偏见、责难或嫌恶来接近它,你必须看着它。如果我了解你,我必须对你没有偏见。我必须可以没有偏见、阻碍地来看着你。我必须和你交流,这表示我必须爱你。同样地,如果我了解悲伤,我就必须爱它,必须和它交流。我不能够做到,是因为我借着解释、理论、希望、延迟来逃避,这些是言语表达的过程。所以,语言使我无法和悲伤交流。语言——解释、合理化的说言仍是文字,是心理的过程——使我无法直接和悲伤交流。只有当我和悲伤交流的时候,才能了解它。
    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时,就是整合的状态。而在孤独,完全孤独时,当心灵不再寻求任何事、不摸索、既不寻求回报也不逃避处罚,当心灵是真正地静止时,只有在那个时候,那心灵无法衡量的才会出现。
    2023-11-09 22:14:06 回应
<前页 1 2 3 后页>

Coneyちた가지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761条 )

Beyond Happiness
45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4
剑气书香
24
情人箭(上下)
53
金叶 : 来自金枝的故事
92
孤星传
60
野火春风斗古城
26
湘妃剑
44
奇想博物志
23
浣花洗剑录(上下)
60
白蛇全传
66
大旗英雄传(上下)
61
春天与阿修罗
76
失魂引
20
来自情天 去由情地
21
剑客行
62
Mistress of All Evil
39
剑毒梅香
62
飘香剑雨
133
变形记
103
月异星邪
17
列那狐的故事
28
苍穹神剑
12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8
游侠录
8
护花铃
22
小王子三部曲
11
彩环曲
12
六朝文学史
33
大地飞鹰
46
醒世姻缘传
104
英雄无泪
19
极乐鸟与蜗牛
28
血鹦鹉
30
巴比伦空中花园
42
猎鹰·赌局
14
Wonder
127
绝不低头
14
李商隐诗歌
38
碧血洗银枪
40
橄榄成渣
53
七星龙王
25
山月记
12
名剑风流
40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5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19
风铃中的刀声
31
无所事事的艺术
13
白玉老虎
74
语言的30个小秘密
32
三少爷的剑
46
新凤霞回忆录
53
大人物
32
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17
欢乐英雄(上下)
47
东坡志林
29
圆月弯刀
32
Being Zen
22
流星·蝴蝶·剑
31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非洲(全两册)
42
绝代双骄
6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全两册)
32
武林外史(上中下)
37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
21
火并萧十一郎
3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芬兰
20
萧十一郎
25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
38
七种武器 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28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德意志
3
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
23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
20
七种武器 2:碧玉刀·多情环
16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北欧(全两册)
32
七种武器 1:长生剑·孔雀翎
13
詹姆斯与大仙桃
17
陆小凤传奇7:剑神一笑
15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8
陆小凤传奇6:凤舞九天
21
世界冠军丹尼
18
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
18
魔法手指
1
陆小凤传奇4:银钩赌坊
11
玛蒂尔达
7
陆小凤传奇3:决战前后
12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
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
6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3
陆小凤传奇1:金鹏王朝
9
好心眼儿巨人
7
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21
好小子-童年故事
8
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
12
独闯天下
6
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15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2
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3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
楚留香传奇系列
22
五日谈(全5册)
11
法语单词“源”来如此
24
小李飞刀4:天涯·明月·刀 飞刀又见飞刀(上下)
18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
6
小李飞刀3:九月鹰飞(上下)
19
谁在导演世界
5
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上下)
24
万万没想到
46
一只想当猫的狗
4
真假舒克
7
会说话的门
3
克里希那穆提传
21
被颠覆的文明
48
小李飞刀1:多情剑客无情剑(上中下)
48
The Remains of the Day
1
窗边的小豆豆
32
为孩子解读《西游记》
25
号令群神
11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61
人造美人
27
日本的童话
5
Number the Stars
20
道林·格雷的画像
21
女巫
1
红楼梦里的情商课
20
爱的艺术
9
喀耳刻
29
东京奇谭集
6
水是故乡甜
3
时空之外
25
狐媚记
1
子不语
3
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
6
西方语言学流派
14
红楼梦忆
3
周迅·自在人间
2
唐诗可以这样读
6
你一年的8760小时(升级版)
9
司棋
12
生命的不可思议
20
青春的场所
27